南宫珞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焰梦听策·初试,深渊集,南宫珞兮,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制度必须量化。若梦图皆为感性流动,政府难以参考。评分非为褒贬,而为筛选——不是说你无梦,而是判断你这梦是否对策有用。”
—
二、完全反对派:
梦焰社团“觉群”递交公开信:
“评分即是限制。梦象来自内心,如何用外部标准评估?焰之初衷,是让每个不被听见的人被听见,不是再建一堵墙。”
—
三、中立修正派:
焰频女官蔺问楼提出:“评分可有,但应‘双域评分’。”
其建议:
第一域评分由技术频段决定,不涉梦象价值;
第二域评分由梦主自评与共观签焰相加;
政策引用应标明“评分域别”,禁止单域决定用与否。
—
此意见最终得到斐如意与沈茉凌采纳。
梦议厅发布调整方案:
“梦评分非评梦之真伪,仅作为焰图进入不同政议通道之技术分层依据;禁止用评分决定梦主是否具备议政资格。”
—
然而,风波并未就此平息。
—
在评分草案公开第四日,焰墙出现异频。
非人之手张贴帛图一幅,梦主署名“无言”。
图为一人伏地,图面焰纹破碎、色温混乱,题字仅两字:
“我梦。”
共频仪自动检测——频轨异常却真实,温感虽弱却具波,梦象极不稳定,但无人工痕迹。
焰频匠解读:
“这是一次真实的精神动荡梦频,可能来自一位重病缄童。”
—
梦议员温素迁自请跟踪该频源。
他用“焰随仪”寻找三日,终于在东坊“归帛医舍”发现一名童子,名唤“巷子归”,患先天听缄症,焰感极弱,不能言,梦频间歇。
其焰帛堆满床头,虽多潦草模糊,却无一帧伪迹。
—
温素迁在塔前公布巷子归之梦图,并说:
“如果评分草案不能为他保留一席之地,那它不配存在。”
—
最终,评分制度再度修订:
评分仅供评议流程通道参考;
设“无评分优先通道”专供频感异常或特殊梦主焰图;
梦图归政,不得以分数屏蔽;
所有评分制度,每年公听一轮,供梦主、民官、辞议三方参与。
—
沈茉凌将巷子归之梦图挂于焰墙高处,帛上仅写四字:
“我梦,即言。”
—
焰辞纪元三年七月初七,梦频制度全面试行满两月。
通义各地“梦频听政馆”相继成立,焰使体系初步稳定。至当日统计:
焰梦听政厅共受理梦图2435份;
经频审通过入“焰策观察册”者617;
其中62幅梦图被用于边政、防灾、民议提前动议之中。
其中影响最深者,非“临河堤梦频案”莫属。
—
案发之地为淮南新岸,堤建成不足一年。无风无雨,地测一切如常。
而在梦议厅连续五日,有五名不同地方之童,焰图中皆绘水翻堤裂之象,梦图多含“堤上行人忽坠”“河底青石浮动”之象。
焰频匠初不以为意,但六日之后,一位高年梦主图中焰频高度稳定,焰脉波峰突破常值,焰镜自动标记为“一级频警象”。
—
梦议厅当夜通报通焰局、工典署、地方民信署。
三日后,实测发现:新堤底部确因河床回转未稳,出现微型空腔,若七月中旬上游放水,如梦图所示,恐有“溃堤风险”。
—
通义院紧急召集会议,沈茉凌与斐如意提出:
“此次非梦成实,而是梦为防。焰频之政用,从未如此清晰地踏上现实。”
—
梦频系统由此第一次在未有灾害发生前,实现现实应对,挽千人避难之先。
民中焰信显着提升。
—
义频塔当晚自燃帛图五幅,未题名,图象皆为“堤稳人归”,焰频蓝温如静水,众信之力,引动梦频系统自感图谱,形成民频归波。
塔墙题下新语:
“焰梦若真,不在其成,而在其能未成前言一声。”
—
梦使制度也因此进入“自治建设期”。
焰梦厅设五类地方梦使:
频检使:负责梦频初审,识别伪焰;
梦感使:指导民众如何绘梦焰帛,非教梦,只教焰;
焰录使:记梦者语,收梦者帛;
梦信使:传达梦图是否入政、是否被听之答信;
辞参使:联络辞章人员,提出梦频是否与现策矛盾之对审机制。
—
这一制度设立之初,便遇到最核心问题:
“梦与现实矛盾时,以谁为准?”
—
沈茉凌在义频塔外设“共听集”,不设帛,不设座,仅焰镜示梦频。
共听当天,梦图数百幅浮现,有“火雨”、“月裂”、“语散人消”等奇象。
她问塔下数千民众:
“这些梦,不一定会发生。你们希望我们怎么做?”
有老者答:
“你别信太多,别信太少。你信的时候,要真信;不信的时候,要说清楚。”
—
沈茉凌点头,题帛:
“信与不信之间,是共同见过的焰。”
—
最终,通义院通过《梦频政用三缓三准令》:
缓设立:梦图不可强入政策,只可提前入册;
缓公布:梦频不稳定者不外宣,仅内策存档;
缓引用:梦频作为辅策,非唯一;
准反对:民信官可提出梦频异议,须公审;
准撤回:梦主可撤梦图,焰使须尊重;
准并图:多图合频者优先进入实政建议列表。
—
是夜,共频器再次升焰,不为梦象而焰,而为制度之定轨。
温素迁执梦图立于焰镜前,塔顶光焰回旋如炬。
斐如意言:
“我们不再用梦去取代政,而是让政去尊重梦。”
—
焰辞纪元三年七月廿日,义频塔正厅召开“梦频制度圆议会”,历经百日试点、五案实用、三次风波、两次制度修订后,焰梦制度终于迎来命名之刻。
沈茉凌提出议名:
“焰心政体。”
楼子赫略一沉吟,首个起身支持。
“焰之所以能议,不在焰本,在焰之后的心。焰心政体,不是用梦去治天下,而是听天下的梦。”
—
焰心政体由五权六制构成:
五权:
梦权:每一梦主有焰之权,焰图不得被代;
焰权:梦图焰频所现,为梦主心意,未经梦主签焰,不得入政;
听权:焰使之职,听梦而不夺梦;
议权:梦频如有共观之温,有建议政权;
撤权:梦图一旦为主所撤,任何机构不得再留。
—
六制:
焰评制度:全程多域评分与共观并行,允许不评分入议;
梦信制度:焰图用后,梦主可获通告之权;
频审制度:三位频匠联合签认图频真伪;
梦事追应制度:梦图若被证实预示现实,有追应典存;
梦议纪实制度:梦议过程全程公开,不得秘议;
梦使保护法:梦使行使职权时,享受辞章官级同等权域。
—
焰心政体的确立,引发辞律院内部震荡。
典章院副长“沈居章”提出强烈异议:
“焰心政体若成,恐造成‘梦治’误导。古之圣贤不凭梦言而立法,是因梦难执也。”
对此,斐如意直接在焰墙书言:
“梦不可执为律,但律亦不能禁人做梦。”
—
焰心政体的实践体系被设为“三频之路”:
感频:民梦自绘,焰使引导,频脉传焰;
共频:共观人广签,焰温合流,频图归议;
应频:政策若成,可追图而证频之先意。
—
其后三日,义频塔下举行“百梦焰展”。
三百幅梦图由民选焰频中浮现者出选,无署名、不分高低、不分梦主身份。共观签焰者超过三万人次。
展中,最受共感者非灾梦、非边梦,而是一幅极其简单的图:图中只有一个小童,持帛仰望,上无焰,帛上空白。
题字:“他说,他没有梦。”
—
楼子赫立于焰下,长叹:
“这就是我们设梦政的缘由。”
沈茉凌步上塔心,命将此图挂于“梦心纪录首页”。
斐如意题下碑文:
“梦不在于内容,而在于你是否相信你有资格去梦。”
—
是夜,焰语局通过全体梦使推举,设立“梦义厅”。
其职责为:
汇聚梦频;
调和梦象与辞章之间的冲突;
对梦图进行公共说明;
为梦主代言于通义院。
—
同时,第一部专门描述梦图政议制度的典章《焰心初典》定稿:
序章写道:
“焰政非梦治之国,焰政为可梦之政。”
—
七月廿八,塔下百姓自发在焰墙旁设灯火一线,自东至西,恍若星河。
沈茉凌走过灯河,帛下题名:
“愿未来之政,不忘最初之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