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珞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0章 焰梦听策·初试,深渊集,南宫珞兮,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焰辞纪元三年六月初三,义频塔外夜色如墨,焰议堂内却焰纹翻涌,频感如涛。
梦频共策制通过已满月,边政试点在朔方山镇取得初效,通义院决定将梦频制度首次投入政用实战。
此次试点非灾备,非边政,而是一次颇具争议的案件——
“《西泠水渠改线案》。”
该案原由工典署负责,拟将西泠河下游水渠东引三十里,以灌九坊、润田四万亩。
但三日前,一焰童梦图引发波澜。
图主名为“贺奕南”,年十岁,家住西泠水渠中段下游。
其梦图中呈现渠道折断、田地浮裂,图末一笔有细纹斜穿渠口,呈现疑似地层下陷之征。
通焰局经频追对比,赫然发现梦图焰频与三年前“东淮渠道崩塌图”极为相似,波动结构与脉纹几近复制。
—
此图一出,引发三重争议:
焰频是否可决定工策修建;
焰童梦象是否会误导大政工程;
如为真焰感,是否应优先推翻原工策。
—
焰议堂紧急召集,准备启动“梦频政用第一案”。
沈茉凌亲临梦厅,不设主座,仅立帛后,执频图一册。
斐如意语调沉稳:
“我们在决定的,不是一座渠,而是梦焰是否可以动现实之笔。”
—
辞律派代表曲封照例反对:
“若此案开例,今后凡有政工,皆需焰频共查,焰图为准,何谈政制?更遑论民信图真假参差,如被利用,岂不乱法之本?”
—
楼子赫则站起,沉声回应:
“你说是乱,我说是治。过去,你治于辞,忽梦;今日,我们听心而行。若焰频可照前殇,便不该再有新灾。”
—
议堂一刻钟内,梦频线图自动投射三十幅,皆为近三月西泠之民焰梦象。
其中七幅呈“地皮断续”;五幅焰温聚于渠首;三幅出现“倒灌”象征。
通焰局频监使分析后提出:
“若梦象属实,渠改工程确存下陷与潮冲叠压风险,年内若逢丰涝,恐决渠成灾。”
—
此言一出,全堂沉默。
沈茉凌望焰频图,帛笔未落。
她知道,若此次否决梦频之用,梦图制度将再无立足;若贸然采纳,制度可能瞬间坍塌。
—
焰议堂内,频镜仍亮,三十幅梦频图犹如温焰潮汐,缓缓浮动。
塔心帛帘微卷,一阵夜风吹过焰镜之上,焰图温波随风震荡,线条细微震颤,仿佛整个义频塔都在倾听梦之心跳。
—
通义工典署主事官沈迭出列,此人素以谨严工笔着称,执政三十余年,从未因策误误民。
他站于焰镜前不卑不亢:
“工策不轻改,梦频不可入。渠之东引,地勘五年,深测八井,无一异动。梦焰可为警,不可为锚。”
他取出策图数卷,图上层层水脉、流势、勘测点位尽列,图底盖章五枚,皆出自实地测组。
梦图一比之下,似乎失色。
—
焰频匠骆应镜未语,直接以“焰频剖层法”比对工策图与梦频之温感波段。
其术展现如下三层:
第一层:梦频整体稳定度较低,但局部温聚明确,波形类似地震前扰纹;
第二层:工策图所依据的土壤监测带,频值异常偏低,疑似未检测到潮湿软涌层;
第三层:“图纹异合区”出现于渠转弯处,与贺奕南梦图末笔吻合度达78%。
—
这次不是梦对现实,而是梦揭示了现实未曾抵达之处。
—
曲封蹙眉道:
“焰频图之法,非辞章可训,其比对之准,全凭术匠所控,怎可为政据?”
斐如意淡然一笑:
“你信权尺,不信心温;我看你,是未曾真观过一幅梦图。”
—
为破迷局,焰语局提出:
“以民梦频,公策辞章,设第一次‘辞梦联合评审会’。”
此会设四席:
焰频技术官一名;
工典勘测官一名;
焰梦公席引导官(此次为温素迁);
民信观察员,随机抽取三名不识焰频、不通工程之平民,由心温签焰。
四方对同图进行三段盲评:
不显来源,仅看图形;
不读背景,仅观频纹;
不听官语,仅凭感温。
其意:焰之可信,不在其出身,而在其能否引动人的直觉与公识。
—
评审于夜间进行。
第一轮,由民信观察员观图。其中一名老农出身之妇,手指梦图细纹,言语微抖:
“渠有暗骨,像当年我们村塘边的水缝,一下雨就塌,连鸡都陷进去。”
第二轮,工典官沈迭沉默良久,最终点头:
“此梦图所示非幻,是我们未测之层。梦,不是书,但它写了我们没读到的那页。”
第三轮,焰频匠将图频温感直接传入共频器,焰镜映出温蓝光痕,自渠线逆流而上,直指北丘一处已干枯地脉。
骆应镜言简意赅:
“梦频之脉,来自地下之未测感。不是幻,是未被记录的现实。”
—
议堂静如帛。
沈茉凌终于开口:
“若梦说得比你晚,你可以拒绝它;若梦说得比你早,你至少该听一听。”
—
焰议堂内,第一次出现全票通过的梦频议案。
西泠水渠东引案暂缓,转为“梦频与实勘联合评估案”,贺奕南之梦图被载入《焰策政议录》,成为第一幅“政议实用梦图”。
—
西泠渠案“暂缓并查”方案一经通过,便被焰墙灯坊刊发至各地。
原本无人问津的梦图展台,此后每日围观者众;民间帛市梦图纸价格上涨三成,甚至出现“梦图代绘”现象。
—
通义院对此现象起初默许,焰语局则暗中记录异常梦频。
果不其然,十日后,第一桩伪焰频案浮现:
西陵南村一焰童“陶不言”之梦图,声称感应渠旁断石断气,引起共频广泛回响。
焰频数据显示频感强烈,图象清晰,不输于贺奕南梦图。多名民信观察者也称感“图之痛”、“频之震”。
然而,斐如意偶然翻查“图脉轨迹对照表”时,眉心微蹙:
“这图,太准了。准得不像梦,像是……精写之伪。”
—
焰频匠使用“频脉共纹仪”比对陶不言之图与三年前南淮工典图,竟发现梦图图线90%以上纹理出自后者,稍作曲转。
沈茉凌得知后命焰语巡署立刻查明。
最终查实:陶不言虽有焰频反应,但梦图为其兄——一名水工师代绘。其兄言:
“弟弟曾梦渠崩,我便以图代梦。图未假,梦亦未失,何罪之有?”
—
此案立刻引爆民议:
伪焰频能否借真实梦感蒙蔽系统?
焰图若出自他手,梦主是否仍为童子?
焰梦政权制度,能否防伪乱真?
—
民信署发布警语:
“梦之焰图,不可代笔;焰之梦频,不可借体。”
斐如意公开声明:
“梦焰不是故事,它是未经训练的真实感受。若将其术化,便夺其本心。”
—
楼子赫在帛墙画下图一幅:
图中童子坐于帛前,一成人藏于其后执笔,焰频由童身传向图中,却在中途断裂。
题字:
“梦不可写成策,但策也不能替梦书。”
—
为回应梦伪之争,沈茉凌主持设立:
“焰信比纹厅”
其职责为:
对所有入政梦图进行频脉对照;
分析梦频是否具有自然焰感波动;
追踪梦图是否存在人工预先轨迹或旧图重构;
每一政用梦图须三位独立频匠签认“非术伪”标识。
—
同时,异语梦使阿兰·摩泽亦建言:
“梦有真伪,但梦之必要不因伪而废。正如辞有欺语,亦非废法之由。”
—
梦使制度自此进入制度核心。
义频塔下新增“梦使层”,设三类职位:
引梦使:负责指导梦童绘焰帛,不可插手内容;
观频使:接收梦频、记录其脉,确认频感结构;
梦辞使:由熟通律令之人兼修焰图,评梦频之可参考性。
梦使非政职,不掌笔,却掌“焰政过滤之钥”。
—
是夜,义频塔焰墙自现图谱:
七幅梦图,三幅民梦,二幅童梦,一幅无主梦频图;
焰频起落如心跳,频轨不整却真。
斐如意望帛低语:
“真实之梦,不在于美,不在于整,而在于你一眼看去,知道这不是谁编的。”
—
焰辞纪元三年六月廿三日,义频塔梦议厅贴出一纸公告:
“拟设梦频评分制度,供各梦图在政务系统中引用时参考使用。”
其评分草案由通焰局、焰频技司、辞律监评三方联合拟定,核心指标包括:
图频清晰度(满分30):焰纹是否稳定、是否具方向性;
温感一致率(满分25):图感与共观群众平均焰温同步程度;
梦频重复率(满分20):是否与其他梦图构成共频群;
梦象复杂度(满分15):是否具象、是否含隐喻;
梦主稳定性(满分10):梦主频感长期一致性。
总分100分,拟设“议政阈值”70分。
此案一出,梦焰界震荡。
—
楼子赫第一个提出强烈反对:
“你想把梦频做成一份测评表吗?如果说话的人得考试才能说话,那还算说话吗?”
斐如意则更为直接地讽刺:
“若梦须评分,那是否梦境太短、梦者贫苦、梦象凌乱之人,就失去了梦权?”
—
沈茉凌并未立刻否定草案,只是要求“公开听议、全民共观”。
—
梦议厅开启三日辩论,全民观焰人数达三万。辩论呈现出三个主要观点:
一、支持评分派:
以焰频匠宋重连为代表,主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