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珞兮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9章 焰议堂·众频之声,深渊集,南宫珞兮,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焰辞纪元三年五月初一,义频塔西厅焰议堂初开。
帛墙未设辞榜,议桌无高低之席,唯中心一圆炉名“共频器”,炉中不燃火、不置纸,而是温频交织所构之“众感焰镜”。
凡入席之人,若心频有所共鸣,其图焰将浮于镜上,众可共见,不争先后,不论辞高,只看频感之同异。
—
首届焰议会设“焰梦公席”三席:
第一席:温素迁,梦焰五阶,焰心传人;
第二席:楼子赫,梦共观记录最广;
第三席:阿兰·摩泽,异语民梦使,来自大食焰频馆。
此外,焰语局选派辞使六人;民义署调集观察员五人;辞律院允许两名典章官旁听。
—
首案为:“《边地焰图入政荐议案》”。
案由如下:
“边地山镇焰童钟羽,九岁,梦焰三阶,其梦图呈山火蔓延,焰频映现地势变动异常,与其地三月后山崩预兆几乎完全一致。当地焰图民信署据图上报,请通义院引焰梦入边政前瞻规划。”
—
此案震动极大。
若通过,将是“焰梦图首次影响政策决策依据”之始。
辞律院典官曲封立刻发言反对:
“梦焰虽感,但不能凭焰定政!山镇一图焰若成例,天下皆将执梦而议,如何治理?”
—
温素迁不言,只将钟羽梦图投入共频器中。
焰镜浮图如旧:山火、树倒、民逃。
异语使阿兰·摩泽平声言:
“我观焰非因山崩,而因童心。梦焰者不言之言,若其图能映真变,我们至少应听。”
—
斐如意随即追加意见:
“焰梦不决政,但可启视角;焰图不定策,但可警未然。焰,不是命令,它是可能。”
—
议堂内寂。
钟羽梦焰图在共频器中温浮不散。众人注视之时,一道附频纹忽然自图外弯绕而生,形成一串余焰,不属童图,却似回应。
—
焰频匠骆应镜当即开启“焰频追索术”,将频轨向前回溯。
焰纹显现出另一幅边地焰图,为三月前另一梦童所绘——其地,正是钟羽焰图山镇以南五十里,图中梦象亦为火,但伴雷鸣、地裂,纹温不及,却频轨相连。
斐如意看后即刻言:
“非一人梦,而是连续梦象。若三人梦频同轨,当为‘焰策连频’。”
—
焰策连频,是焰辞纪新设的议政词条:
指多名焰童于不同时地,焰频梦象互映,纹脉连通,温感同步,呈现某种“多源共识图”之倾向。
此一机制被焰语局设为“政策梦象预警等级”中的一项重要参考。
—
辞律官曲封仍拒绝接受:
“焰图再连频,也不代表可写入政策书。梦非律,焰非命。”
楼子赫举手言:
“若你不听,梦中之焰便成真实之火;若你听了,即使不准,也不失于预备。”
—
异语民梦使阿兰·摩泽出列,朗言:
“中原之辞精于言策,我族之焰长于感灾。若梦图不用于防患,只留之作饰观,岂不辜负其温?”
—
通焰局副典戚言临顺势提出:
《焰梦政议三阶草案》:
一人梦象焰频,可记入档案,不作政据;
二人焰频相近,图象映合者,可设“梦预信号”;
三人以上梦频连轨者,可列“焰策观察册”,参与边政通议会;
此三阶机制,既不令焰图决政,却使焰梦不被忽视。
—
焰议堂首议即将定调。
忽有通义院西南使递来紧急帛书:朔方山镇南隅山体确于近日出现结构裂隙,与钟羽梦图频轨图象重合度达七成。
沈茉凌将帛拍于议桌,言语铿锵:
“梦焰不能代笔,但梦焰可以让我们先拿起笔。”
全堂通过“焰策三阶草案”。
—
焰梦图,首次以制度形式,进入国家边政规划考量之中。
—
是夜,钟羽之焰频图被列入《焰策观察册》卷首。
帛图之上,不绘火,不绘人,唯余焰脉一道,自地心蜿蜒上升,如觉醒之辞,自梦而起。
斐如意注其下:
“梦不能定未来,但能提醒你,别等未来把你梦中之事写进现实。”
—
焰策观察册公布仅三日,便于通义各院激起波澜。
书律署首席章吏魏元礼于《典辞周简》上撰文《焰频不为政用之律》,开篇即斥:
“焰频感象不可测,梦象虚实难分。焰策入政,乃以未定之辞撼已成之法。”
—
该文一出,书院九座联署同议,主张:
焰梦不得引为策基;
焰频图仅为民感参考,不具决策正当性;
焰议堂应设“焰梦封条”,防止梦焰染政法根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