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仨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9章 太空竞赛,亮剑大别山里的军工,深仨品,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1957年10月4日深夜,北京电子研究所的收音机突然爆出刺耳的\"滴滴\"声。值班员小王抄起电话就喊:\"总机!有敌特电台干扰!\"陈长安裹着棉大衣冲进来,一把按住他的手:\"别急,这是天上来的信号。\"

短波收音机里,那个每隔0.3秒就响一次的电子音,让整个研究所的人都挤到了院子里。陈长安架起自制的八木天线,突然指着西北方的夜空:\"看!\"只见一颗移动的\"星星\"正划过北斗七星,后面还跟着个小光点——那是大毛发射的\"伴侣号\"卫星和它的火箭末级。

\"这不就是个会飞的铁疙瘩嘛!\"保卫科长嘟囔着。陈长安却盯着手里的信号记录纸出神,纸上起伏的波形让他想起前世见过的太阳能电池板。他突然撕下墙上的日历,在背面画了个六边形蜂窝结构:\"老张,明天去自行车厂借点辐条,咱们编个'鸟巢'玩玩。\"

三天后,研究所楼顶立起个怪模怪样的\"风筝\"——用自行车辐条搭的框架上,贴着十二块从手电筒拆出来的硅光片。当这个装置在阳光下输出0.5伏电压时,陈长安兴奋地拍大腿:\"够点亮个二极管了!咱们的卫星以后就用这个晒太阳充电!\"

1960年春节,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机房里热气腾腾。陈长安脱得只剩背心,正往新组装的\"银河-III\"电子计算机上拧最后一个螺丝。这台占地二十平方的大家伙,运算速度达到每秒五万次——相当于五百个会计同时打算盘。

\"老陈,你要这铁疙瘩算啥啊?\"负责送饭的炊事员老马好奇地问。陈长安从兜里掏出个算盘,啪地打了几下:\"老马,你说要是把这算盘珠子换成星星...\"他突然顿住,抓起粉笔在地上画了个轨道方程:\"对!用算盘的档位表示近地点和远地点!\"

三个月后,酒泉基地的帐篷里,孙栋团队正在争论卫星轨道。陈长安突然掀开帘子进来,身后四个战士吭哧吭哧抬着\"银河-III\"的主机。\"给,专门给你们做的'电子算盘'。\"他拍拍机器外壳,\"里面存了我整理的《卫星设计宝典》,从太阳能帆板到姿态发动机全有。\"

最绝的是陈长安带来的\"天眼\"方案。当投影仪打出侦查卫星设计图时,军工专家老吴惊呼:\"这相机分辨率...\"陈长安笑着掏出个铁皮罐头

1963年夏天,甘肃某秘密基地的火箭试车台被晒得发烫。技术员们围着台奇怪的发动机争论不休——这玩意第一级用煤油,第二级却用偏二甲肼,活像特大号\"二踢脚\"。

\"陈总,这燃料组合太冒险了!\"燃料专家擦着汗说。陈长安却拧开军用水壶,倒出两杯液体:\"尝尝,左边是茅台,右边是二锅头——混合喝才够劲!\"众人哄笑中,他正色道:\"同理,煤油大气层内推力足,肼类燃料真空比冲高。\"突然\"轰\"的巨响,试车台喷出十米长的火舌——这次终于成功了。

1964年深秋,第一枚\"长征三号\"运载火箭竖立在发射场。它修长的身躯上刷着\"独立自主\"四个大红字,顶端的卫星整流罩在阳光下闪闪发亮。附近的牧民看着这个\"大铁塔\",纷纷跪拜:\"天神下凡啦!\"基地政委灵机一动,给火箭起了个代号叫\"通天塔\"。

发射前夜,陈长安发现陀螺仪有0.3度的偏差。他带着技术员连夜拆修,最后用从永明城钟表厂定制的齿轮解决了问题。当东方泛起鱼肚白时,老技工突然说:\"陈总,您这修火箭的手法,咋跟我修高压锅压力阀一个套路?\"陈长安眨眨眼:\"本来就是一回事——都是控制内部能量爆发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战神狂飙

一念汪洋

一秒一个技能点,我把火球变禁咒

孤云伴夜

太古神族

子莫谦

历代王朝更迭

汤加盐大伯伯

此刻,我为华夏守护神

风花雪乐

异世争霸魂斗魂

朝天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