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书法交流会(一)(2 / 2)

说了几句话,才知道贺老和李春去岛城联系三国书法交流的具体事项。</p>

随着华夏国这几年经济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倭国和棒子国在东海省的东部沿海各城市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离得近的滨海市也想分一杯羹,市里准备了一场三国书法交流会。</p>

做为东道主城市的书法协会会长贺老去岛城邀请对方,贺老做为学院的返聘教授,李春临时陪着。出了车站,看到接贺老一行人的车坐不下,其中的年轻人要打车,王哲赶忙说他送贺老。</p>

看着停在面前的豪华奔驰,贺老和李春愣了。坐在车上的贺老问起王哲现在的工作,知道是港商投资的,对这个学生还算满意。吩咐李春回去给王哲准备份邀请涵,到时候去参加书法交流会,可以结交一些人。</p>

四月的风,暖意之间偶尔还夹杂着一丝丝的凉意,不热也不冷。踏入博物馆,空旷的大厅,浑厚的氛围,瞬间从外界的浮燥置身于历史气息中。整个二楼展厅近2000平方米,现在来的人还不多,王哲慢慢浏览着挂在墙上的展品。</p>

作为华国传统文化之精华,书法艺术对华夏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传承有过巨大贡献。按道理,书法在文化传统深厚的华国应该受到礼遇,但从历史进程及前景来看,其境况不容乐观。</p>

华国发明了火药后自己拿来制作烟花爆竹,但是西方国家造成了大炮!华国发明了指南针用来看风水,可是西方国家用来导航!终于驾驶大船利用大炮好好侵略了一番华国!王哲对此无论前世还是今生一直是痛心疾首!抓获愤青一枚,哈哈。</p>

看着展厅中挂着的书法作品,看着下面标注的作者,以现在王哲的知识储备,自然看得出局限于一地的滨海书法作品比小岛国、棒子国精挑细选出来的作品差了一大截。</p>

书法,这门源自华夏、源远流长的修身养性的艺术,自从华国实行了简体字之后,不得不说,我们国家的书法水平就大大退后了一步。在王哲看来,同样的书法,简体字和繁体字是绝对不同的。</p>

再想想华国有一段时间的破四旧,以后再随着电脑的普及,对于书法,更是一大浩劫,人们连硬笔都用之甚少......好嘛,这一番折腾之后书法爱好者倒下了一大半。书法艺术更像是已经没落的历史陈迹,抑或文人雅士闲逸时的生活点缀。</p>

而倭国、棒子国都非常注重华夏民族的传统,华国书法是两国“书道”、“书艺”的源头,一直影响着两国的书法发展。书法之热度,现已超过了书法的母国——华国。这种社会氛围对两国书法的良性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也对人的心灵世界起到了春风化雨般的塑成作用。</p>

想想前世书法炒作时代的“江湖体”,没有那么多条框标准,光想着释放天性,极尽的张牙舞爪之能事,至于有没有内涵,有没有风骨,一概不用关心,只要让人乍一眼看上去觉得我潇洒不羁就行。</p>

“江湖体”因为不需要复杂笔法,不需要笔力、笔势等的辛苦练习,也不需要考虑收放章法等等,因此学习起来简单。没有经过训练学习的孩子,看不出每个笔画之间到底用了哪些力量对比,这纤毫之别到底别在哪里,这些书写到底蕴含了多少功底和文化底蕴在里面......孩子们看不懂黄山松美在哪,只觉得圣诞树才好看,而且装饰越多越好看......</p>

再想想前世所谓的行为艺术家,用眼写字,用脚写字,连针管喷墨都能功成名就的“书法大师”们,王哲心里不由一阵吐槽。</p>

人类天性是懒惰的,认真临帖、多年积累对很多年轻人来说是困难的,因为没有耐心。毫无疑问,书法艺术在一个这样的氛围里谈何发展,遑论其传承与延续了。</p>

(https://www.yqwxw.cc/html/129/129757/475849762.html)</p>

www.yqwxw.cc。m.yqwxw.c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