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养殖的回馈(2 / 2)

宋定升面露尴尬。</p>

“殿下,前两天闹了几次鸡瘟,死了一批,我现在都分开养了,这样起码不会因为闹病就死一大片。”</p>

经过了一番摸索,宋定升他们已经开始分散养殖。</p>

把养殖场割开,分到了临江城东南西北的好几个方位。</p>

这些区域里,将猪牛羊,鸡鸭鹅平均分配进行养殖。</p>

通过这种手段防止这些禽类畜类的疾病蔓延和发展。</p>

虽然这是个笨办法,可这个年代的医疗卫生水平实在是太低。</p>

就像是秦明之前告诉万纾的青霉素,其实对于养殖就有一定的用处。</p>

只是可惜,到现在都没有做成。</p>

难点在于从发霉的食物和水果中收集青霉,并进行培养。</p>

这种对于环境要求比较严格,万纾他们是刚开始进行尝试,进程自然不快。</p>

看秦明陷入沉思,宋定升还以为是殿下责怪自己办事不利。</p>

于是连忙话锋一转,开始报喜。</p>

“不过殿下,现在咱们每天能产出几百个鸡蛋了,一个两文钱。”</p>

“还有那个猪肉,等养肥了宰,能卖十两银子呢。”</p>

“那些羊也好养,出去找几个小孩,让他们每天放羊,一年下来估计规模能扩大好几倍……”</p>

宋定升絮絮叨叨的跟秦明说着养殖的成果。</p>

看到秦明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这才缓缓地松了口气。</p>

“这些鸡蛋鸭蛋鹅蛋之类的,先供应军营吧。”</p>

秦明一开始搞养殖,就是想增加军营士兵的营养摄入的。</p>

吃得好才有力气打仗。</p>

虽说现在还没能力让他们顿顿有肉。</p>

但降低点标准来看的话,鸡蛋也算是荤菜了。</p>

“啊?那估计不够吃啊。”</p>

宋定升知道秦明的武威营现在有多少人。</p>

这么多张嘴,就现在这个养殖规模,最多供应千把号人。</p>

“没事,能拿多少就拿多少,在你们保住成本,赚一半钱的基础上把东西拿出来。”</p>

“这两天湖西商会估计要再度将那边低价的家禽家畜卖来,到时候我会再给你增补一批用于养殖的。”</p>

湖西商会的商总何嘉明是个狠人。</p>

他知道秦明的处境,猜测应该没人会敢和他做生意。</p>

于是就拿自己那边最不值钱的家禽之类的东西,送到秦明手中赚钱。</p>

在湖西一头差不多重量的老母猪,可能只值八两银子。</p>

但送到物资贫乏的岭南,就能卖十两。</p>

越是穷,有时候某些稀缺之物的价格就越贵。</p>

秦明自然知道这家伙的心思,就是看自己没得选,想借机打秋风,毫不避讳的占便宜。</p>

不过对方不知道的是,对别人来说必须指望采购,让别人占便宜的事情。</p>

放在秦明手中就是双赢。</p>

毕竟他的养殖场已经建设的差不多。</p>

基础设施有了保证,之后就是扩大规模,和提升这些农舍的品质了。</p>

就像是鸡舍的结构,保温和通透性等等,都是需要去妥善处理的。</p>

秦明待在养殖场几日,攒了一批蛋类。</p>

这一天,他准备前往军营。</p>

看着一整个三轮车的鸡蛋,秦明嘴角扬起。</p>

如此之多的蛋类送到军营肯定是不够吃的。</p>

正好筛选出来一批士兵,作为武威营的王牌来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