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1章 激战,火器时代的来临(2 / 2)

为什么不向后转?</p>

战场,可不是过家家。</p>

别的不说,单是面对骑兵,特别是绕后的骑兵,士气就会锐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慌乱。</p>

除非是训练有素、士气高昂的精锐,不然步兵很少能捱过这一关。</p>

能够做到‘绕后无惧’,有条不紊地转身迎击敌军的步兵,往往都是身经百战,精锐中的精锐,并且这样的战例,值得在战史里大书特书。</p>

云逍接着说道:“空心方阵,恰恰弥补了步兵侧后薄弱的特点,无论骑兵从何处冲锋,方阵都可以作出及时防御。”</p>

乙邦才恍然大悟。</p>

想了想,又不解地问道:“这样的空心阵法,防御相对十分薄弱,岂不是会被骑兵轻易冲破?”</p>

云逍笑了笑,说道:“看看就知道了。”</p>

就在说话间,中路蒙古骑兵已经冒着炮火,冲至火枪的射程之内。</p>

200米。</p>

180米</p>

150米。</p>

……</p>

在真正的步、骑交锋的时候,像后世影视剧中演的那种,骑兵追着步兵砍杀的场景,是根本看不到的。</p>

除非是步兵出现大溃败,骑兵个体在追杀步兵个体时,才会出现这样的一幕。</p>

事实是,骑兵冲击步兵时,绝大多数状况下,双方都是在进行集体心理博弈。</p>

步兵和骑兵都在焦急不安地等待。</p>

骑兵在赌,步兵会随着马蹄迫近而心惊胆战,手抖到火力杀伤效果锐减,进而自行散开溃逃。</p>

步兵则是在赌,骑兵要么被火力击退,要么无法突入依然紧密的步兵队形,最终打道回府。</p>

这才是战场上的真实状态。</p>

此时面对着中路蒙古骑兵冲锋的明军步卒,无不胆战心惊,端着步枪的双手,手心满是汗水。</p>

哪怕平时再怎么训练有素,面对具装冲锋的骑兵,不害怕那是假的。</p>

蒙古骑兵飞驰的马蹄,既是在践踏大地,也是在摧残步兵的心理</p>

然而严明的军纪,却压制了他们心头的恐惧,保持着坚毅和镇定,没有一个人擅离职守。</p>

90米!</p>

“开火!”</p>

明军军官一声令下,步卒纷纷扣动了扳机。</p>

这个距离开火,其实也是有讲究的。</p>

按理说,步兵有足够的时间,向迫近自己的骑兵打出几轮齐射,凭借火力就足以打垮骑兵。</p>

事实上却是另外一回事。</p>

由于受到烟雾、火光,以及恐惧心理的影响,装填弹药的速度,以及精准度,顶多只够步兵发射一次。</p>

如果步兵对骑兵过早地打出一轮齐射,然后还想要手忙脚乱地装填,那就成了即将被砍倒的攻击目标。</p>

因此让骑兵进入步枪杀伤力最大的距离后再射击,才是最好的选择。</p>

这一点,在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中,有十分明确的要求。</p>

也是京营新军在以前的训练当中,军官反复强调的军纪。</p>

在密集的弹雨之下,蒙古骑兵如同被收割的麦子一样坠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