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章 建奴坟墓已成(2 / 2)

杨嗣昌仅带着两名随从,出了沈阳城,来到皇太极大营。</p>

见到皇太极后,杨嗣昌请求屏退左右。</p>

皇太极依言让贝勒、文武退下,仅留下范文程。</p>

范文程虽然被伤了根,却依然重伤不下火线。</p>

皇太极登基称帝,就是他极力主张的。</p>

“奴才杨嗣昌,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杨嗣昌做出了违背祖宗的事情,朝着皇太极三跪九叩,高呼万岁。</p>

身为三面间谍,这点牺牲精神和表演天赋还是有的。</p>

皇太极心花怒放,嘴巴都合不拢了。</p>

看看,这就是水平!</p>

范文程心中暗自后悔。</p>

自己怎么就没想到这一招?</p>

皇太极出声道:“本汗尚未登基,杨卿不必多礼!”</p>

“谢陛下隆恩!”</p>

杨嗣昌谢恩起身。</p>

接着将阿敏的条件,向皇太极一一道来。</p>

“阿敏答应撤离沈阳,并尊我为帝。”</p>

“却想当藩王,以赫图阿拉城为封地?”</p>

皇太极面色阴沉,心中怒到极点,却并未表露出来,只是一声冷笑。</p>

随即向范文程问道:“范卿,你以为如何?”</p>

“此事绝无妥协之可能!”</p>

“赫图阿拉城乃女真龙兴之地,且是辽东粮食主要来源之处,一旦被阿敏所据有后果不堪设想。”</p>

范文程说的极有道理。</p>

不管是从经济、军事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的角度,对于金国而言,都不可能让阿敏割据赫图阿拉城。</p>

皇太极看向杨嗣昌,问道:“本汗听说,阿敏自诩为刘备,视杨卿为诸葛孔明。不知可有此事?”</p>

“奴才惶恐!”</p>

“奴才策反刘兴治,帮助阿敏夺取义州,全都是为了我大金国,绝无助阿敏反叛之意。”</p>

“陛下若是对奴才的忠心有所质疑,还请立即斩杀奴才!”</p>

杨嗣昌连忙跪下,连连磕头。</p>

“杨卿不必惶恐,早在阿敏有割据东江、朝鲜之时,你就已经表明对本汗的忠心,本汗又如何不知?”</p>

皇太极上前扶起杨嗣昌。</p>

杨嗣昌一副感激涕零状。</p>

“本汗可以答应阿敏,登基之后,如同其他贝勒一样,册封他为铁帽子王。”</p>

“然而割裂大金国,本汗绝不能答应。只是如今这局势,本汗却又不得不投鼠忌器,左右为难。”</p>

“杨卿素有大才,还请积极建言献策!”</p>

皇太极满脸诚恳地看着杨嗣昌。</p>

原来是拿铁帽子王收买了贝勒们……杨嗣昌恍然大悟,脸上却是没有表露分毫,慨然而道:“能得陛下如此信任,奴才怎敢不殚精竭虑?”</p>

思索了一会儿,接着说道:“奴才斗胆,陛下答应阿敏,未尝不是一条妙计。”</p>

皇太极眉头大皱。</p>

范文程急声说道:“万万不可!”</p>

杨嗣昌淡然一笑,从袖口取出一封信,双手递给皇太极。</p>

皇太极接过信,打开一看,顿时神色一变,随即大喜。</p>

这竟是一封血书!</p>

写信之人,正是刘兴治。</p>

刘兴治在信中,先是回忆了往日的感情……以前皇太极对刘家兄弟极为敬重,把刘兴治叫‘五哥’。</p>

接着又向皇太极表了决心,愿意为其赴汤蹈火,等找到时机,必定反戈一击,取阿敏人头献上。</p>

皇太极看完信,叹道:“五哥果然不负本汗!”</p>

“有奴才与刘兴治在阿敏身边,陛下又何忧之有?”</p>

“只要阿敏撤出沈阳,抵达赫图阿拉城,奴才与刘兴治,必定设法取他首级,献于御前!”</p>

杨嗣昌斩钉截铁地说道。</p>

“杨卿若成此功,本汗,定以卿相相待!”</p>

皇太极思索片刻,面露决然之色,双手重重地按在杨嗣昌的肩上。</p>

“陛下圣明,奴才定不负重托!”</p>

杨嗣昌连声称颂。</p>

却在心里默默地补了一句……云真人亲手为建奴设计的坟墓,成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