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被元首附体的崇祯皇帝(2 / 2)

两百多血淋淋的人头滚滚落地,鲜血喷薄而出。</p>

有几股鲜血溅落在纪念碑上,给纪念碑平添了几分鲜艳的色彩。</p>

百姓们轰然叫好。</p>

华.夏人喜欢看热闹,尤其喜欢看砍脑袋,况且砍的是鞑子、红夷、汉奸的脑袋。</p>

如果今天不是祭祀,人群早就冲了上去,将他们的尸体哄抢干净。</p>

云逍在后方静静地看着,情绪并没有太大的波动。</p>

大明这辆古老而又庞大的战车,已经重新焕发出盎然生机,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p>

不论是那些迂腐顽固之辈,还是为了一己之私卖国卖祖宗的汉奸,又或是建奴、白皮,一切阻挡,都将被碾压的粉碎!</p>

忠烈祠前的尸体和血迹很快被清扫干净。</p>

祭祀继续下面的程序。</p>

接下来的仪节是授军旗仪式。</p>

其实,礼部早已将国旗、国歌制定出来,本来是要在今天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p>

然而在拿给云逍审核的时候,被他直接给否了。</p>

曲调沉闷,歌词晦涩难懂,普通百姓怎么可能会唱?</p>

至于国旗……不能说是不堪入目吧,可以说是惨不忍睹。</p>

上面满是抽象、复杂的图案,龙、鼎、日月……礼部那帮猪脑子,恨不得把国旗当展板。</p>

云逍提出了整改的意见,礼部的人只得推翻前面的方案,重新开始制定,国旗已经定型,只是国歌却始终没能拿出让人满意的。</p>

因此这次忠烈祠祭祀也就没有升国旗、奏国歌的仪式,准备放到明春的大祭上。</p>

兵部制定的军旗和军歌,倒是相对简洁的多,这主要是因为李邦华往云逍那里去的多。</p>

对于兵部拿出的方案,云逍只是简单地修改了一下,也就正式定型,今天第一次展示在世人眼前。</p>

在雄壮的钟鼓乐声中,崇祯郑重地将一面巨大的军旗,交给全身披挂的张维贤手中。</p>

英.国公张维贤是勋贵之首,此时任五军都督府左都督……虽说五军都督府早就名存实亡,却至少是军方最高机构,由张维贤接军旗,合情合理。</p>

满脸严肃、庄重的张维贤双手接过军旗,转身朝着众将士奋力挥舞。</p>

这面军旗以蓝色为底色,代表青天,象征着我大汉民族光明磊落、崇高伟大的人格和志气。</p>

旗帜正中央,是一个刀剑相交托起红日、黄月的图案。</p>

日、月即为‘明’,刀剑寓意忠诚、守护与勇敢。</p>

其实这面大明的军旗就是脱胎于国旗,只不过多出了刀剑图案而已。</p>

众将士目不转睛地看着军旗,体内热血开始沸腾,强烈的认同感和自豪之感在心中油然而生。</p>

接下来是大明最高元首、三军统帅朱由检讲话。</p>

“今天,我们站在这里!站在大明的土地上……”</p>

崇祯神采奕奕,声音铿锵,语言深入浅出,用语通俗直白,且极具煽动性。</p>

再配合手势动作,以及激情澎湃极具感染力的声音,活脱脱的就是元首附体……好吧,某位道士就是以元首为模板,为崇祯改的稿子,设计的语气、语调、语速以及各种肢体语言。</p>

刚开始,崇祯还有些不大自在……堂堂大明天子,这么搞真的是很尴尬啊!</p>

讲着讲着,他就渐入佳境。</p>

皇帝天生就有表演、演讲的天赋,况且此时崇祯也并非完全是演,而是真的有感而发。</p>

百官、将士以及众多百姓,何曾见过这样的演讲?</p>

就连最迂腐的老古董,也听得如醉如痴,情绪迅速被点燃,将士、百姓们更是热血沸腾,脸上尽是狂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