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唇枪舌剑,无与争锋(2 / 2)

直到人群重新安静下来,他这才向潭边的一群年轻读书人问道:“你们为什么而读书?”</p>

读书人们面面相觑。</p>

那还用说,读书当然是为了升官发财啊!</p>

只是当着这么多的人的面,总得要点脸,又怎么说得出口?</p>

云逍又道:“你们读书的目的,多半是为了科举做官。而做官的目的,则是为了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对吗?”</p>

那帮年轻的读书人纷纷点头。</p>

暗自里却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给留了点面子,没直接说出升官发财的话。</p>

“然而理学,却是道德性命之学。你们寒窗苦读,学的都是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做人。”</p>

“等你们做官之后,难道就是用道德去处置政务,为国家排忧,为黎民解难,拿这个来治国平天下?”</p>

云逍的一番话,让所有读书人都沉默了下来。</p>

说的一点没错,读了一辈子的书,结果屁用都不管,想着都有些可笑而又可悲!</p>

云逍一声嗤笑,“程朱理学,完全将圣人所说的‘立身治学’与‘建功立业’割裂。以至于满口道德文章,真正到了治国理政时,却全都变成了庙里的泥菩萨,完全是摆设,没几个有用的。”</p>

身旁的柳如是和董小宛忍不住‘噗嗤’一笑。</p>

薛国观、王承恩等人更是直接笑出声来。</p>

云真人所说的,不正是如今官场的真实写照吗?</p>

刘宗周等人脸色铁青。</p>

文震孟正要开口反驳,云逍一声冷笑:“我说的不对吗?”</p>

“朱熹在世的时候,国家民族正处于危难之际。”</p>

“在朱熹之前,有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精忠报国,之后有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p>

“请问你们的朱子,又做了些什么?”</p>

文震孟张了张嘴巴,答不出话来。</p>

朱熹在忙着做什么?</p>

整天推广自己的‘正心诚意’,还真没干什么正事。</p>

就连宋宁宗在听了朱熹的讲学之后,直接扔下一句:“朱熹所言,多不可用。”</p>

这就是对理学的最准确评价。</p>

云逍露出嘲讽之色,“朱子也不是什么都没做,他不停地皇帝劝谏,要求皇帝身边的太监,一言一行都要符合规矩。难道朱子的学问,并非是国家社稷而创,更非天下的读书人,而是专门为了给太监立规矩?”</p>

很多人一阵哄笑。</p>

王承恩、方正化、陈靖等太监,再次受到暴击。</p>

云真人怎么老是跟太监过不去?</p>

刘宗周、文震孟、陈继儒等人气得浑身乱颤。</p>

太恶毒了!</p>

“孔圣主张‘仁者爱人’,理学却提出‘存天理,灭人欲’。”</p>

“圣人强调‘内圣外王’,理学却将其阉割,仅剩下内圣。”</p>

“圣人主张‘经世致用’,理学却只注重道德性命,空谈心性,完全忽略实务。”</p>

“我说理学才是背叛圣人,离经叛道,错在哪里?”</p>

云逍目光凌厉,声如刀枪。</p>

无论是理学大儒,还是心学拥趸,集体失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