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惊天大案,罪魁祸首云逍子(2 / 2)

“此次中毒事件,云记煤业有着不可推脱之责,请陛下下旨彻查!”</p>

刑部给事中站出来,向崇祯大声奏道。</p>

“臣附议!”</p>

“臣附议!”</p>

“彻查云逍子!”</p>

……</p>

大臣们群情激昂,纷纷为民请命,大义凛然。</p>

崇祯冷眼看着群臣。</p>

心中怒火涌动,如同一座爆发的火山。</p>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底细。</p>

自己此时肯定是龙颜大怒。</p>

甚至直接下旨,将罪魁祸首拿下,送有司问罪。</p>

可这次却是不一样。</p>

不仅是晋商。</p>

满朝文武,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p>

实际上满肚子的肮脏龌龊。</p>

有这样的大臣,大明如何不亡?</p>

此时崇祯才明白,为什么皇兄会不理朝政,专心在后宫做木匠活。</p>

对付这样的大臣,也只有魏忠贤。</p>

‘叔父’说的没错。</p>

忠贤不死,大明不亡!</p>

这时,礼部尚书温体仁站出来,“陛下,臣有话说。”</p>

崇祯漠然道:“讲!”</p>

“如今京城有过半百姓,家中用的都是云记煤业的煤球,一直从未出过中毒之事。”</p>

“这次为何突然出现这么多?事情,不免有些蹊跷!”</p>

“况且,众所周知烤炭煤有可能中毒,这次的事情,怎么都扯不到云记煤业的身上。”</p>

“此事必须彻查,不过不是查云记,而是彻查幕后真相!”</p>

温体仁的一席话,让崇祯神色稍霁。</p>

这种时候,只要是为‘叔父’说话的,那一定是忠臣。</p>

这个温体仁,很是不错!</p>

徐光启跟着说道:“温大人所言甚是,臣附议!”</p>

一些大臣也跟着附议。</p>

“人命关天,事关黎民的生死,岂能如此草率?”</p>

工部尚书程启南终于站了出来。</p>

“当初陛下让工部推广煤炉、煤球,工部正是考虑百姓安危,这才没有立即着手推动。”</p>

“云逍子利欲熏心,为了赚钱,擅自在京中推广,这才是导致本次百姓中毒身亡的根源。”</p>

“为了还一百五十七名百姓一个公道,必须彻查云逍子,否则难以向天下黎民交代!”</p>

程启南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刚正激昂。</p>

此人素有“天下第一廉吏”之称,深受百官敬仰。</p>

此时又是站在道德高度。</p>

一番话,顿时让很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大臣,也都纷纷表态附和。</p>

崇祯正要开口呵斥。</p>

左都御史曹于汴朗声说道:“陛下,此事若不妥善处置,恐怕会激起京城民变,望陛下三思!”</p>

“陛下,三思啊!”</p>

“若不处置罪魁祸首,如何让百姓心服?”</p>

“万万不能姑息云逍子!”</p>

……</p>

朝堂上呈现出一边倒的局势。</p>

温体仁、徐光启等人的声音,完全被压制。</p>

崇祯脸色苍白,身体微微颤抖着。</p>

群臣完全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p>

逼宫,这就是逼宫!</p>

他这大明天子,却毫无办法。</p>

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抓起来吧?</p>

那样肯定会天下大乱!</p>

侍立在一旁的王承恩低声说道:“陛下,改日在意吧,云仙长肯定会有应对之策!”</p>

崇祯瞬时冷静了下来。</p>

‘叔父’是谪仙下凡,有未卜先知之能。</p>

眼下的局面,他肯定早有预料。</p>

也肯定会有应对之策。</p>

自己还跟这帮黑了心的大臣纠缠什么?</p>

“此事明日再议,退朝!”</p>

崇祯站起身来,大袖一挥,径自朝后堂走去。</p>

王承恩看着殿内群臣,一阵忧心忡忡。</p>

眼下的局面,即使是云仙长,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办法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