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拥抱八零(2 / 2)

相同的是还是挂靠,段主任帮忙找的关系。不同的是,这次店里已经请了雇工帮忙了。</p>

当然,对外面说的是亲戚过来帮忙,但实际上却是四十块一个月请的服务员。</p>

何家馆子也是如此,从何大清老家请了两个大姑娘家,一个月四十,有十块的浮动奖金,一月无休,相当资本家化。</p>

从那以后,何雨柱兄妹俩就再没到大儿子饭馆去过。</p>

去一次得喊一次姑奶奶,这玩意谁受得了。</p>

但人家拉关系又跟何大清能拉得上,请何大清带着进城混碗饭吃。何大清推不过情面,只能带过来。</p>

不过幸好,虽然辈分上有差异,但干活却是相当勤快,没闹什么幺蛾子。</p>

估计都是心知肚明,虽然能拉上关系,但要是闹幺蛾子,何家也不会包容她们。</p>

最近何雨柱听许大茂说,他可能看到李主任了。</p>

这玩意把何雨柱惊得不轻,他是真没想到,那家伙这么顽强,闹了这么一大圈,结果又跑回四九城了。</p>

许大茂算是人生比较安逸的,虽然他一开始因为不能生育苦了一阵,但自从左红进门后,他的日子也就一日比一日红火。</p>

哪怕风雨过后,被收拾了。</p>

但现在,许家在院子里还是排名第二。</p>

除了老何家就是老许家了。</p>

至于刘家,闫家,也说不上好坏。</p>

刘海中自从搞调剂把他姓蓝的徒弟给坑了后,基本上就被打回了原形。</p>

全家日子还可以,刘光天在外面打点零工,刘海中还是烧锅炉。而刘海中媳妇跟腿脚不好的刘光福,还是以街道那边的手工活为主。</p>

总归能活,最大问题还是房子不够住。</p>

而闫家,虽然房子比闫家大。但实际上还不如刘家呢,至少刘家还是刘海中作主。刘光福不用说,自从他爹给他娶了媳妇之后,他现在算是知道世上只有爸爸好了。</p>

刘光天心里是有怨念,毕竟刘海中帮徒弟安排计划外指标调剂的时候,手里走过的工作指标不少,但却是没给他留一个。</p>

原本要给他说的小当,最后也是鸡飞蛋打。</p>

但刘光天也知道,他现在靠着家里,至少还有个住的地方,挣不到钱的时候,家里能有口饱饭吃。</p>

这个时候要跟刘海中翻脸,说不准出去了得饿死。</p>

之所以说闫埠贵不如刘海中的地方也就在这里,刘海中不管好坏,一家人这个时候,还都是心往一处使。</p>

而闫家,老二老三老四自不用说,自从那场震后,基本上就没来往。</p>

老大自从感情受伤后,成了废人。这个时候没庙里肯收闫解成,不然说不准,他也早早出家去了。</p>

所以闫家的晚上,还真没刘家热闹。</p>

贾家自不用说,这辈子没了傻柱易家的帮衬,日子能过到现在,一家人还在一起,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p>

现在全家最大的难题就是家里三个小的婚事。</p>

棒梗算是废了,刘光天还知道出去找点零活干干,棒梗现在比退休老干部还要一股沉暮之气。</p>

而槐花,原本以她的小模样应该可以找户好人家的。却是被她带出去玩的小当给连累了。</p>

小当在圈子混了个“公交车”之类的名声。想想也正常,傻根都能看到她跟别人在小巷子里抱着互啃,那别人自然也能看到,名声能好到哪去?</p>

槐花就是再漂亮,正经人家一打听名声,也没谁愿意娶她了。</p>

不过最近秦淮茹也被磨得没了耐心,眼见着三姑娘也是愁嫁了。就想着是不是趁槐花还有点模样,赶紧招个上门女婿或者给棒梗换门亲。</p>

两个选择,就代表着两条路。</p>

招上门女婿,自然会跟棒梗翻脸,说不定又要被赶出去。</p>

而换亲,以棒梗的条件跟槐花的名声,城里也换不到什么好人家了,除非去乡下。</p>

也就是因为这个,秦淮茹一直在犹豫着。</p>

贾家最心宽体胖没烦恼的人,还得说贾张氏。到现在依然能吃能喝,啥毛病没有。</p>

何大清跟他一比,都算废物了。</p>

院里的情况,除了这三家,其他人家是越过越红火。</p>

这个年头,只要踏实肯干,日子不会差。</p>

许大茂说见到李主任的事,还真引起了何雨柱的重视。他还特意找人打听了一下,据说这个李主任去年一年在天津卫那边混的挺不错的。</p>

搭上了某关的关系,手里经常有些质优价廉的稀罕货。</p>

今年回四九城,应该是想着做大做强的。</p>

何雨柱也不清楚这个人回到四九城是一心搞钱,还是想干别的事,但心里的警惕性,总归是对着他拉满了。</p>

其实何雨柱打听到的消息不准确。</p>

李主任去年回到天津卫后,的确是跟某关上一些熟人拉上了关系。</p>

但罚没这块,他却没沾上边。</p>

这边跟南方小城不同,在南方小城,夜里搞条小舢舨就能下海接货,所以那边罚没的东西多,分肉的人也多。</p>

但天津卫却是不同,最不同的地方在于,他盯住的那块蛋糕已经被人瓜分了。</p>

天津卫毕竟靠四九城,虽然那些乱七八糟的事也有,但至少绝大部分罚没的东西,还是要经公处理,这一块李主任肯定是不敢碰。</p>

而私下流出的那一部分,却是早就被当地人给吃了下来。</p>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人家为了维护利益是真敢跟人拼命的,李主任哪里敢惹那种泼皮?</p>

但李主任为什么要宣传他跟某关上有关系呢?</p>

为了名正言顺嘛!</p>

披上这层罚没的皮,李主任对外面散货的时候,安全性就大的多。</p>

实质上,李主任搞的是走私生意。</p>

但李主任就是李主任,哪怕他就是搞那个了,但也是与那些躲躲藏藏的人不同。</p>

他光明正大的顶着罚没这个名声,在天津卫,在四九城寻找着目标。</p>

这个年头,绝大多数的打工人,都有着更高的物质需求。</p>

以前只是追求吃饱,现在想着沾点荤腥。</p>

以前看场露天电影都像是过年,现在都想着为家里添置一台电视机。</p>

别人买十一寸的,那么自家就买十四寸的。</p>

别人家是大黑白,那么自家咬咬牙存个几年钱,买个彩色的。</p>

而这些物质需求,却因为生产不足,而无法满足。</p>

也就造成了这个年头各种各样的能耐人,拉关系,如此等等。</p>

总归是大家都拿着票子,等着这些东西,只要有货,就不愁卖。</p>

许大茂最近在干的也就是这个活,他把他的工位让给了自家老三。也就等于把左红带来的三个孩子全部安排了工作。</p>

这下他算是轻松了,仗着以前的关系,到处倒东倒西。</p>

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许大茂遇到了李主任。</p>

但许大茂没敢认,他当年知道李主任是怎么走的,知道这个人身上背了不少事。</p>

再说许大茂只是个小掮客,在公园那些地方买卖别人手里多余的票证。每天搞个两三块钱,有时候也会白忙,反正就是混个开心。</p>

这一辈子的许大茂也是改变了许多,他不再想着用挣钱来证明自己。</p>

因为他的人生已经算是圆满了,现在的他,也就是忙来忙去图个一乐,然后再在里面寻找一些靠谱的门路。</p>

掮客圈子是分大小的。</p>

像许大茂这样的,就是做些散客。</p>

有单位小领导领票证的时候。多领个一张或者2张,然后找到他们,通过他们的关系给散出去。</p>

但许大茂看到的李主任却不在他们这个圈子里。</p>

而是在在一伙专门搞批发的圈子里,那玩意,一般是某些厂子一二把手的白手套。</p>

像那些玩意,现在生活安定的许大茂肯定不会去碰。</p>

李主任到了四九城以后,现在最急的事,也找找到一些有门路的掮客替他散货。</p>

其实许大茂看到他的时候,他也看到了许大茂。</p>

还特意找人打探了一下,知道许大茂现在在做什么。</p>

也动过心思把许大茂收为小弟,他知道许大茂的嘴皮,算是个能办事的。</p>

但不知道为什么,李主任特意在许大茂附近露了几次面,许大茂却是看到他就躲。</p>

这就把李主任搞得很郁闷了,他手里是有货,挂的名头还是罚没。</p>

但只有他知道,他手里的货,得快进快出,见不得光。</p>

这还是他当年跑去港岛时,疏通的一条水路。</p>

李主任在跑关口那条路没走通的时候,就想起了以前留下的这条路。</p>

也跟南方小城那边那些坐地户差不多,半夜搞条小船,直接找到海面上停泊的大船。每次十多台十多台的走货。</p>

之所以来四九城也就是这个原因,因为李主任知道自己货来的不正,要是在天津卫散的话,很容易就被人查出真假。</p>

这毕竟不像在南方小城,他不是想做一次性买卖。</p>

而跑到四九城就好了一些,至少隔了一座城,这边只要不捅到上面,就以许大茂这种掮客,也找不到地方查他的真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