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228,什么都不是(2 / 2)

这年头并不像后世形容的那样物资贫匮,只是大多数家庭,很多东西都舍不得买而已。</p>

像铁盒的中华牌痱子粉,一盒就顶一包大前门了,普通家庭肯定舍不得。</p>

这还是便宜的,还有一种更加好的珍珠粉,就算何雨柱也是舍不得买,那玩意太贵了。</p>

吃的喝的,何家都不缺。</p>

于莉营养好了,奶水暂时来说也是够的,两个孩子长的白胖白胖的。</p>

其中老大爱国乖一点,现在所谓的乖,也就是睡觉时,小动作少一点。</p>

但双胞胎的共通性在于,一个哭了,另一个也会哭。一个饿了,另一个也要吃。</p>

所有的麻烦也在这种共通性上面。</p>

天热,食物什么的又放不住。所以孩子饿了,要吃奶水。于莉饿了,要补充食物,只能少煮点东西,多做几次。</p>

为这,何雨柱特意把徐慧真院子里的那种大缸,又买了两个。那可不是家用的咸菜缸什么的,都是一人多高那种观赏缸。</p>

也幸好现在后院没几家人家,放在靠墙边的银杏树下也能遮荫。</p>

就是换水麻烦了点,但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他们娘能喝上新鲜的鱼汤,何雨柱也是拼了。</p>

大半缸水,养个十几条鲫鱼,上面丢点浮萍,两三天换一次水。</p>

这工作量真是不小,但这种事有什么办法呢?</p>

院子里倒是有水井,但也不可能全给何家用来吊挂食物什么的。</p>

忙碌的日子总是很快,总归大人们都受了点苦,但看着两个粉雕玉琢的胖娃娃,都觉得值。</p>

待到八月份,何家办满月酒的时候。又比不上蛋蛋满月的场面了,随便什么人走上了某一个层次,就该遵循这层次应该遵守的规则。</p>

别人家都不大办,就你家搞个十几桌像什么样子?</p>

所以何家也就王福荣家,于家,三家人一起小聚了①下。总归所有的程序都是关起门来,做了一遍。</p>

院子里一家送了两个红蛋,其他亲戚朋友就都没叫了。</p>

当然,礼还是要收的。特别是领导们的礼,都是惊人的一致,数量多少都是奶粉票。</p>

何雨柱自然是感谢的,这玩意现在真是稀罕货啊。虽然这十几张奶粉票也顶不了多少时候,但至少是个补充,不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给孩子吃米糊糊。</p>

为了这个,何雨柱又让何大清以权谋私,在小食堂搞了一桌,特意把送了奶粉票的一帮大佬们请了一顿。</p>

也还好,都给面子,除了老书记还是在休养不过来之外。杨厂长段副厂长李主任,还有工会的几个领导,以及钱中达路科长郭大撇子等都过来了。</p>

李主任还私下暗示道,以后要有需要了,他再去想办法。</p>

这个也是李主任媳妇回娘家后,传回来一些话语,李主任这才知道他错过了什么。</p>

按照李主任媳妇说的,如果在何雨柱发明刚出来的时候,不报给技术科。</p>

而是先报给李主任,由他岳父运作一下的话。</p>

那李主任现在的位置不会比杨厂长低。</p>

所以,对于人才,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