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我,博士,两年毕业(1 / 2)

第649章我,博士,两年毕业</p>

1999年的春节来得非常晚,要到二月中旬。</p>

按照之前计划好的时间表,常浩南在那之前完成了全部的单发测试科目。</p>

当然,是经过调整以后的。</p>

有大约15%的预设科目被挪到了后面,等待第二台涡扇10装上之后再进行。</p>

歼11的动力布置方式允许它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发动机的更换,但由于AL31F换涡扇10还涉及到机体内部管线的变动,以及飞控参数调整,所以效率不可能那么快。</p>

总之无论如何都得等到年后了。</p>

不过,对于涡扇10项目组的成员来说,这倒也算得上是好事。</p>

毕竟,跟着常浩南以这种模式做项目,虽然进度确实快的出奇,但对于其它同事,尤其是那几个子系统的负责人来说,绝对是压力爆表。</p>

这次一年半的连轴转,看上去时间不长,但极高工作强度带来的疲惫感和却比以前连着干三四年还要高。</p>

像她这种情况,自然不可能延毕。</p>

最初的新鲜感过去之后,姚梦娜看向旁边正在放倒座椅上休息的常浩南,忽然开口说道:</p>

“说起来,师弟,我今年夏天应该就毕业了。”</p>

但是二人之间的距离,反而还越来越远了……</p>

只能说,极限和极限之间,也有差距。</p>

在这种非正式场合,她还是习惯二人最开始认识时候的叫法。</p>

关于常浩南已经能混到一架专机的事情,她之前倒是也知道,不过真正坐上去的时候,感觉自然跟只是看着完全不一样。</p>

常浩南算了算时间,才意识到姚梦娜确实已经是博士五年级了。</p>

所以正好趁着这个机会,给所有人放了个年假。</p>

“之前也确实也想过三月毕业,但是后来歼11WS项目有点紧,所以精力都放在那上面,现在的话……我只想先好好休个年假再说。”</p>

常浩南有些好奇道:</p>

常浩南自己也是知道这一点的。</p>

飞机照例从北陵机场起飞,直抵西郊机场。</p>

“不差这三个月了……”</p>

这两年以来,她自认为已经发挥了自己的极限。</p>

只不过,这次除了例行的常浩南和朱雅丹两人以外,还顺便带上了同样准备离开盛京的姚梦娜。</p>

“我算了一下,如果现在开始抓紧的话,应该还来得及在三月份提交国防报告和学位论文,而且对于涉密项目的研究生或者博士,毕业资格审核会单独进行,在时间上卡的也不会那么死。”</p>

本来就是作为国庆献礼的项目,目前的进度又比预期更快,也不急这一两个星期。</p>

姚梦娜摇摇头:</p>

包括模锻压机那边也是一样。</p>

而他自己,也在整理并确认保存了这一個多月以来的全部试飞数据之后,准备返回京城。</p>

“说起来……不选在春季毕业么?”</p>

“这倒也是。”</p>

常浩南作为已经毕业过一次的人,也知道大多数人之所以不选择春毕,理由也基本跟姚梦娜差不多。</p>

别人都在过年,只有自己在写大论文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p>

“那师姐毕业以后有什么打算?”</p>

一般做过涉密项目的研究生,只要签个保密协议,倒是不会对就业选择有太大影响。</p>

但他和姚梦娜参与的显然不属于“一般”涉密项目,所以毕业去向会有一定限制。</p>

这一点在他们二人最早参与八三工程之前,就已经被告知过了。</p>

不过受限归受限,选还是有得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