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真正的六边形战士(1 / 2)

第615章真正的六边形战士

没有了动力方面的顾虑之后,再去看PPT上面那架飞机示意图的时候,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没有缺点,全是优点。

非要说的话,就是因为飞机变大变重之后,灵活性或者说敏捷性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下滑,再有就是失去了过去几乎是理论最优解的面积率设计以后,纸面最大速度可能会出现些许降低。

但因为更大推力的发动机,综合机动性方面肯定不会出现什么大的退步。

时代变了,大人。

“这次我们也请到了来自贵航工业的孙惠中总师,他将会在随后的设计过程中作为十号工程设计团队的一员……”

如果您发现内容有误,请您用浏览器来访问!

现在被这样在技术研讨会的中途随口一提,情况就会好得多。

他的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

“浩南同志的意思,是要把我们的十号工程转型成一架能兼容各种类型任务的多用途战斗机啊……”

“是的,一架真正的多用途战斗机。”

然而当空军真的把原来的歼10拿去打杂的时候,却发现好像又不适合干脏活……

“一种航程和挂载能力都有限的飞机,必定很难适应未来人民空军愈发复杂的作战设想,而一个型号飞机的生命力如何,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基础设计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用户的需求。”

上一世的歼10就是因为技术(自重本来就偏大,发动机推力又不太够)以及眼光(谁也想不到十几年后空军就能有上千架三/四代机)层面的限制,选择了偏空优的单一功能技术路线。

一方面是让下面的众人吸收一下内容,另一方面也是趁机喝口水,同时把PPT翻到下一页。

“那么,我们继续来看这个II类原型机的改进方案。”

比如当年把歼教7的生产交给贵航,就不是没有反对意见。

说到这里,常浩南也稍微停顿了一下。

“进行修改之后,则可以将原来的机腹中线挂架一分为二,取消这里的燃油供应系统,更换为电气线路,如果需要的话,甚至还可以在主副起落架之间的进气道侧边沿上,再增加两个专门用于空空弹的轻载挂架。”

在把孙惠中的情况介绍给众人之后,常浩南又很快把话头收回到了正题:

“对DSI进气道进行实际装机测试的成果,最终体现为了目前已经设计定型,并且几乎同时实现内销和外销的歼教9高级教练机,这个型号在试飞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将会作用于十号工程的后续研发上。”

听到自己的名字突然被提起,孙惠中的脸上露出了震惊中夹着几分惊喜的表情,赶紧站了起来,转过身向身后的会场致意。

尤其对于孙惠中这样中途加入的人来说更是这样。

显然,这样的工作强度和难度相比于他们之前的预期要低上不少。

常浩南直接点了点头:

“机腹这个位置,原来计划布置的副油箱也只有900升,在修改过机体之后,机内燃油量预计可以增加大约1100L,完全可以覆盖掉这个机腹副油箱的900L燃油。”

“常总。”

趁着这个空当,坐在下面第一排的一名工程师举手问道:

“也就是说……机腹部分,就不准备用来布置副油箱了?”

所以他一直都没把这个目标给说出来。

“真正需要参与结构设计的同志妥善处理的部分,是如何在进气道外壁中布置那两个挂架所需要的电气线路……”

但问题是,在排除舰载机这个特殊场景的情况下,中型机在成本以外的地方无论如何都卷不过同等技术水平的重型机。

原本,常浩南其实是想让宋闻聪来说这件事,但后者表示把这部分工作交给贵航完成是常浩南的意思,不好贪人之功。

这一句话音刚落,下面就传来了几阵微弱的、带着些许庆幸惊呼声。

“这样把两个起落架之间的黄金位置留出来,完全可以挂载两枚尺寸和重量都相对比较大的空对面武器。”

毕竟在现有设计当中,进气道和机体连接部分的那六根棍子,主要作用真的是加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