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彼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4集:品牌现状分析,深圳玻璃厂打工记,辜彼得,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不好意思啊,路上堵车。”他一边坐下一边说。
“没事。”刘好仃递给他一个包子,“先吃点东西,等下听你分析质量这块的品牌影响。”
老李接过包子,疑惑地问:“质量还能影响品牌?”
“当然。”刘好仃认真地说,“质量不只是产品本身,更是客户的信任感。如果每次合作都顺利,客户就会觉得你靠得住,这就是品牌的积累。”
老李点点头:“明白了。我这边最近做了几组数据对比,发现我们产品的返修率比同行低,但客户满意度却不一定高。”
“为什么?”小林问。
“因为沟通不畅。”老李叹了口气,“有时候客户提了个小问题,我们回复慢了,他们就觉得我们不上心。”
“这就是品牌感知的问题。”刘好仃总结道,“不是你做得不好,是你没让他们感觉到你在努力。”
会议室内陷入了短暂的沉默。每个人都在消化这句话。
“那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陈文强打破沉默。
“先做两件事。”刘好仃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写下几个关键词:“第一,建立品牌形象诊断报告;第二,启动内部品牌共识计划。”
“具体怎么操作?”小林问。
“诊断报告由你牵头,收集所有能反映我们现状的数据和反馈,包括内部员工的意见、客户评价、过往宣传物料。”刘好仃指着白板,“这份报告要真实、全面,不能回避问题。”
小林点头记下。
“至于共识计划,”刘好仃转向陈文强,“你可以组织一次全员培训,主题就是‘我们是谁’。让大家明白,品牌不是某个部门的事,是我们每个人的事。”
“我明白了。”陈文强握紧手中的笔,“我会安排下去。”
“很好。”刘好仃环视一圈,“我们现在的目标很明确:先看清自己,再告诉别人。”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温和了些:“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长跑。别急,稳着来。”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掌声。不算热烈,但足够真诚。
包子已经被分完了,只剩下一小块纸巾在桌面滑来滑去。小林用手指轻轻拨了它一下,纸巾缓缓飘落在桌角。
“对了。”刘好仃忽然想起什么,从包里拿出一沓打印好的文件,“这是我昨天整理的一份品牌案例集,里面有一些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做法,大家可以参考。”
他把文件分发给大家,继续说道:“我们不是第一个做品牌的,也不是最专业的。但我们可以学,可以试,可以一点点打磨。”
“我觉得这个思路特别好。”小林翻开第一页,“真实、可执行、有方向。”
“那就这么定了。”刘好仃拍了拍手,“接下来一个月,咱们的目标就是把这份诊断报告做出来。有问题随时来找我。”
说完,他拿起最后一个包子,咬了一口,边嚼边说:“吃完饭,各司其职。”
会议室里顿时热闹了起来,键盘声、讨论声、纸张翻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像是某种无声的鼓点。
窗外,阳光正好,洒在每个人的肩上,暖洋洋的。
而刘好仃低头翻看那份初步的品牌构想方案,眼神沉稳如水。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但他也相信,只要迈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不会那么难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