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云南平叛(3)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07章 云南平叛(3),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丢掉了祖上的镇南将军一职的沐天波,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瞬间清醒过来。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行为是多么的愚蠢和不负责任,让家族的荣誉蒙羞。
在接下来的平叛征伐战中,沐天波决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坐镇昆明,而是亲自奔赴前线,与士兵们并肩作战。他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勇气,重新夺回失去的荣耀。
七月,越南总督、镇南将军孙承宗抵达昆明。此时的明军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成功收复了滇东的曲靖、广西府、广南府、寻甸、武定等五府,以及滇南的八州、府、司。在这场激烈的战争中,明军合计歼灭了十六家土司,十余万叛军,打退了缅甸木邦、勐养等土司数轮凶猛的攻势,暂时稳定了云南半壁江山。
然而,对于明廷来说,这些成果还远远不够。云南的动乱不仅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破坏,也使得刚稳定下来的越南因为被抽调了半数大军而又开始出现不稳定的局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孙承宗在与新任云南巡抚梁廷栋密谋一番之后,决定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他们精心策划,择日便调集了滇东的石屏土司龙在田、嶍峨土司王扬祖、蒙自土司沙源、宁州土司禄永命、景东土司刁勋四家土司兵,并于昆明募集而来的数千人组建了新编133师和134师,并由龙在田与沙源出任两个新编师的师长,准备对云南的叛乱势力发动一次更为猛烈的进攻。
而在此之前,那十二个遭受过不同程度损失的师,也趁着这个机会迅速补充兵员,恢复到了满员状态。孙承宗则当机立断,迅速派出了了四个滇军师和三个越南师,对盘踞在楚雄府定远的吾必奎的元谋土司老巢发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总攻。而随行而来的四个本土师则负责防守滇西和昆明等地。
孙承宗的这一战术安排可谓是独具匠心、别出心裁。他巧妙地利用了不同军队的特点和优势,滇师土司兵用于攻打叛军城寨;而将越南师派去进行野战。这种分工明确的策略,犹如一把利剑,一下子就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最了解你的人往往就是你的敌人。在云南这片土地上,几百年来土司与土司之间的械斗、征伐战可谓是屡见不鲜、数不胜数。这些在茂密丛林中穿梭自如、如履平地的土司兵,对于叛军来说简直就是天敌一般的存在。即便叛军埋伏的再好,总会被滇军土司兵找到。双方对地域的了解,是基本一致的,谁也奈何不了谁。
而与叛军中那些被强行征召的土司兵相比,云南巡抚衙门征召的土司兵显然更具正义性,他们的士气和斗志自然更为高昂。因此,在战斗力方面,这些正义之师无疑要比叛军更胜一筹。
尤其是在千余人规模的丛林战中,可以说,叛军勉强能与滇军打个旗鼓相当,有时候还落了下风。而当战斗升级到万人级别的平原会战时,他们又岂是那些熟练掌握鸳鸯阵的越南军的敌手呢?
正所谓你会的我都会,我会的你未必会。
两军在滇中、西部地区展开了反复拉锯战。
“正义之师”这四个字被孙承宗利用到了极致。只要他大旗一树,损失惨重的七个师不用多久便能再次齐装满员。而叛军,只能是一次又一次的强征无辜土民。双方之间的战斗意志、士气自然是此消彼长。
云南实在是太大了,茂密丛林极大的限制了滇军的兵力优势,眼看推土机似的打法费时又费力。
随后,孙承宗便改变了打法。他采取了宣传为主,打为辅的策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