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琉球(2)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8章 琉球(2),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面对如此复杂棘手的局面,谨慎行事的熊明遇并未轻举妄动,而是当机立断,派人火速传唤提督颜思齐前来。待颜思齐抵达后,熊明遇即刻下达命令,要求他迅速将以岛津忠恒为首的三十余名日本人和投降派王舅毛泰运及其党羽即刻押送回国,交由皇帝陛下亲自发落定夺。与此同时,熊明遇还责令颜思齐集结一百艘精锐战舰,率领着岛津忠恒的使者前往琉球的其他岛屿,对盘踞在此的所有萨摩藩人展开劝降行动。
在赶赴琉球王城百里城的路途之中,熊明遇与同乘一车的明国人阮国、陈华、郑思善,以及曾有过留学明国经历的郑周相处融洽,交谈甚欢。通过一番深入交流,他方才惊悉一个令人感慨万千的事实:早在洪武年间就奉命派遣至琉球的闽人三十六姓,历经两百多年岁月的沧桑变迁,时至今日,当初那几十个名门望族已然所剩无几,仅仅只剩下了蔡氏、郑氏、林氏、程氏和金氏这区区五个姓氏得以传承延续下来。
以及在万历年间被派来的阮国、毛国鼎以及陈华为代表的阮氏、毛氏、陈氏,琉球国内总共仅有八家是来自大明王朝的汉人家族。而这八家总人口合起来都不到千人,明初的闽人三十六姓已经名存实亡。
这着实令熊明遇感到极度的不悦和愤懑,他对于以尚丰为首的尚姓一脉简直怒不可遏!遥想当年,太祖皇帝派遣数百名福建人士远渡重洋来到琉球,其初衷绝非是搞殖民统治,而是真心实意地协助琉球人民建设国家、谋求发展的!按照常理而言,时光荏苒,历经整整两百年岁月的洗礼,不管遭遇何种状况,这区区数百人理应繁衍生息至成千上万的后裔方为合理。然而如今呢?那不到千人规模的五个姓氏,居然只能在琉球尚氏家族以及日本萨摩藩的重重阴霾笼罩之下艰难求存、苟延残喘!这无疑是对尊贵的汉族子民莫大的羞辱与践踏,此种情形绝对不能容忍!
就在此时,熊明遇突然回想起自己临离开京城前夕,皇帝朱由校与他之间的那番意味深长的交谈。当时,朱由校语重心长地对即将踏上征途的熊明遇说道:“朕此番遣爱卿出使琉球,所图并非仅仅局限于给那位国王举行册封仪式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希望爱卿能够亲身实地去观察一下,咱们大汉民族的同胞们一旦离开了熟悉的故土家园,置身于异国他乡那样陌生的环境当中,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究竟是怎样一幅景象。一个国家,如果缺乏一支强大且足以威震四方的海军力量作为坚实后盾,又怎能有效地保障本国侨民乃至其后裔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呢?此乃爱卿此次出行,朕内心深处最为殷切期盼之事啊!”
起初,熊明遇并不认可皇帝朱由校的言论,在他心目中,离开了大明国土的汉人就不该称之为国民。但当他前面看到同为汉人的闽人三十六姓后裔在琉球的悲惨生活,他心中的大汉民族主义不断抬头,他心中暗自下了一个决定。
这个决定将关乎琉球国命运的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