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36章 攘外安内两手抓,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七万川军、两万黔军、两万滇军,在平定奢安之乱后,内阁只是下令拆撤掉了大部不再适合征战的农夫,留下了十一万精锐部队,虽然这个举动增加了朝廷军费开支,他们也不是非常理解朱由校的这个举动意图是什么。

为什么在西南留下十几万大军?要知道这些军队都是以正规军的形式,一年需要支出二百二十万两军饷,算上杂七杂八的费用,三百五十万两白银的开销是包不住的。

朱由校的意图非常简单,一来是为改土归流政策保驾护航;二来也是为了防备抗拒这条政策的土司发起的另一场叛乱;三来,也是意指后世的乌思藏、青海二地。

一三七零年,大明大军进攻甘肃,所到之处,摧枯拉朽,乌思藏各界见状,纷纷表示投诚,明朝顺理成章地继承了乌思藏地区。

事实上,一个地区是否真正被管辖,应该遵循几个评判标准,首先是是否驻扎军队,其次是是否受到直接管辖,元朝时期,乌思藏是直接被派兵打下来的,这里的人口,户籍,税收,宗庙等等,都受到了元朝中央政府的严格掌控。

而明朝时期,既没有向这里派遣一兵一卒,也没有派官员直接管理,那就更谈不上税收了,由此,与其说这里是大明的疆土,倒更不如说这里像是一些对大明俯首称臣的番邦小国。

当年,太祖朱元璋认为,乌思藏地区地小民寡,而且环境很差,派遣军队驻守,除了徒耗民财之外,毫无意义。

一直到了永乐年间,成祖皇帝曾经想动用军队将乌思藏地区纳入中原,但却受到了乌思藏大宝法王的反对,驻兵之事也就不了了之。若是他们也知道,乌思藏后来会丢失,当时无论如何也不会贸然下这个决定。

在明朝相对繁荣的时期,本着薄来厚往的态度,对于乌思藏地区朝贡的团队,都给予大量赏赐,但随着明朝的逐步衰落,与乌思藏地区的联系也日益减少,一五七二年,乌思藏最后一次朝贡结束,此后,乌思藏与中原再无联系。

明朝对于乌思藏的管理疏于形式,很快就造成了乌思藏当地与明朝的离心离德,随着明朝势力的逐渐衰微,蒙古人再次越过甘肃地区,重新占据了青藏高原。

一五三二年,蒙古军队攻入青海,标志着,青海重新进入蒙古的手中,并在随后几十年时间内,蒙古人多次远征青藏高原。一五六九年,蒙古军队攻入乌思藏,一直到一六零三年,乌思藏的政教界彻底被蒙古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深渊集

南宫珞兮

星河玄幻剑圣

作者火心

玄医狂枭:傅少的都市修真传奇

淡墨疏影

寒魄惊世:苏寒传

小德紫

木乔往事

彩旗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