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食盐销售许可证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2章 食盐销售许可证,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若要说在这场食盐销售许可证的竞拍活动当中,究竟哪两个人最为高兴,那么毫无疑问当属户部尚书李长庚与工部尚书董可威了。平均算下来,每张制作成本仅仅只有区区五十文钱的所谓许可证,最终竟然拍出了高达三百万两银子这样惊人的价格!而且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数字尚不包含未来一整年里预计将会接近两千万两银子的盐课收入呢!
除了这两个人之外,朱由校更是兴奋得难以自抑。尽管他所掌控的商会仅仅获取到了那些地处偏远地区的销售权,但令人欣喜若狂的是,几乎所有的海盐盐场都稳稳地掌握在了他的手中。要知道,盐课税银可是由生产方和销售方共同来分担的,即便将全部的生产成本都计算在内,每一斤盐哪怕只能赚取区区五文钱,然而当数量累计到惊人的十亿斤时,那利润就高达足足五百万两银子。而且,实际上这个数字还远远低估了呢,毕竟,市场对盐的需求如此之大,十亿斤或许只是一个保守的估计罢了。
随着整整三百万两雪花白银顺利地归入户部与工部的库房之中,许多先前由于资金短缺而一直停滞不前的重大工程项目,如今终于迎来了转机。
比如说至关重要的黄河防汛堤坝建设,以及规模宏大的紫禁城三大殿重修等等这些大型工程,它们所急需的经费总算有着落。
提及黄河,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部治黄史,半部中国史。”自从大明王朝建立以来,如果非要提到一个人的话,那就非被誉为“千古治黄第一人”的潘季驯莫属了。此人的丰功伟绩简直可以与上古时期治水的大禹相媲美。
正是因为经历过他先后多达四次精心治理黄河之后,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这条曾经肆意咆哮、给华夏大地带来无数灾难的母亲河,竟然再也未曾像从前那样疯狂肆虐了。
但是,终究是时代的限制,光靠石头堆积的堤坝,总有一天会被黄河冲垮。治理黄河的最终目的并不只是简单的将其驯服,而是为北方百姓提供充足的水源。
所以,如何将黄河之水浇灌到北方百姓的良田中,就是下一阶段朝廷需要考虑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