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经抚矛盾
朴学圣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98章 经抚矛盾,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朴学圣使,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天启元年正月初五,黎明时分,整个京城还沉浸在一片静谧之中。然而,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过,直奔皇宫而去。这匹马身上驮着一名来自辽东锦衣卫千户所的信使,他手中紧握着一份至关重要的六百里加急奏报。
此时,皇帝朱由校正躺在寝宫的龙床上酣然入睡。突然,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和呼喊声:“陛下!紧急军情!”朱由校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惊醒,心中不由得一惊。他迅速坐起身来,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大声问道:“何事如此惊慌?”
片刻之后,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寝宫,双手呈上那份加急奏报,并禀报道:“启奏陛下,辽东锦衣卫千户所送来急报,事关重大,请陛下过目。”朱由校接过奏报,展开一看,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原来,奏报中称辽东经略熊廷弼与巡抚周永春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矛盾。自从去年萨尔浒战役失利后,熊廷弼临危受命,出任辽东经略一职。上任以来,他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以整顿边防局势,其中包括疏远辽东籍将官以及奏报兵部调取其他九边精锐边军的政策。熊廷弼认为,辽东之所以连连丢失城池土地,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当地的将领们不思报效君主,甚至与女真人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
然而,对于熊廷弼的这一做法,辽东巡抚周永春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觉得不能一概而论地疏远所有辽东籍将官,这样可能会导致军心不稳,影响到前线的作战能力。但周永春深知熊廷弼性格刚强,不易妥协,所以一直选择隐忍不发,并未在这件事情上与熊廷弼发生正面冲突。
尽管目前两人之间尚未爆发大规模的争执,但这种潜在的矛盾无疑给即将到来的战事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旦处理不当,恐怕将会对战局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想到此处,朱由校不禁眉头紧锁,陷入了沉思……
熊廷弼刚愎自用,这样的性格实际上并不适合在朝为官,所以其一直被朝中诸大臣排挤在外。他的兵略朱由校拜读过多次,心中实际上是不敢苟同的,他比袁崇焕五年平辽的说法更夸张。朱由校还未登基时,熊廷弼花了一年多时间收拢败兵、整训军队,与此同时,他将辽东籍将领彻底边缘化,要么安置到了山海关附近,要么安置到了辽沈大后方的海州、盖州等处。
重用罗一贯、刘渠、刘征、戚金、陈策、童仲揆、秦邦屏、尤世功、贺世贤等客军重要将领,并将兵力恢复到了十五万。如果没有朱由校的横插一脚,熊廷弼早已经离开了辽东经略岗位,也不至于到现在几乎一旬一封奏章至兵部催促朝中再抽调边军以充实辽东防线。
作为帝师兼兵部尚书的孙承宗在任两个月时间,可以说熊廷弼要什么给什么,似的比原历史多了将近五万兵马及装备,这时期的熊经略是兵精粮足。不似原时空时看似拥有了十余万军队,可能打的不足两万人。
他精心谋划,在广宁至山海关这一条漫长的防线上部署了整整五万名精锐大军以防备。其中,负责统领这支军队的将领乃是广宁兵备道张凤翼以及英勇善战的副将祖大寿。他们二人紧密合作,日夜操练士兵,严阵以待敌人的来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