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三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6章 雨伞骨架与陶坯支架的力学同构,星芒入怀:赵环与郭静的漫长共振,房三善,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郭静的眼睛亮起来,她伸手触摸雨伞骨架的铰接处,指尖在冰冷的金属上停留片刻,又回到温热的陶坯表面。「但竹子有弹性,」她轻声说,「上次窑变的时候,有个坯体在冷却阶段裂了,我发现是支架太硬,没给泥料收缩留余地。」她忽然从工具架上取下一卷细铜丝,「如果用铜丝缠绕竹架,既保持柔性,又能微调角度——」

两人蹲在晾坯架前,雨水在窗外织成幕布,工作室里只有陶轮轻微的转动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赵环用钢笔在草稿纸上绘制竹架的改良方案,将建筑结构中的铰接节点简化为铜丝缠绕的可调连接,郭静则用修坯刀在陶土块上模拟新支架的支撑效果。当他的笔尖划过纸张上的受力箭头时,她的手指恰好落在对应的陶土接触点,两人的手腕不经意相触,都像被电流击中般停顿了半秒。

「你看这个三角形稳定结构,」赵环的声音有些发紧,他指着图纸上三个支点形成的等边三角形,「在建筑里,这是抵抗水平力的最佳形态,而你用三根竹架,其实也是在三维空间里构建稳定的力流路径。」郭静没说话,只是用铜丝在竹架上缠绕出精准的角度,铜丝反光映在她低垂的睫毛上,像缀着细小的星子。

雨势渐小的时候,他们终于完成了新支架的改良实验。当郭静将调整好的竹架固定在陶坯上时,赵环忽然发现,三根竹架的延展方向,恰好对应着他设计的广场雕塑基座的三根主应力线。这种跨越职业边界的默契让他心头一震,仿佛看见理性与感性在某个更高维度的坐标系里,画出了重合的轨迹。

「上次在咖啡馆,」郭静忽然开口,打破了沉默,「你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那陶艺大概是会呼吸的结构吧?」她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木格窗,潮湿的空气涌进来,带着青苔和泥土的气息,「你看这雨停后的天光,照在陶坯上的角度,是不是和你算的美术馆穹顶采光系数有点像?」

赵环走到她身边,看见雨后的阳光穿过常春藤的缝隙,在陶坯表面投下斑驳的光影。他想起自己设计稿上那些精确标注的采光口坐标,而此刻郭静眼中的光影,却是未经计算的自然馈赠。但两者的本质,都是对光的理解与驯服,就像雨伞骨架与陶坯支架,看似迥异的形态下,流动着相同的力学灵魂。

离开工作室时,巷子里的积水映着天光。赵环撑开雨伞,伞骨的阴影在地面上划出几何图案,郭静送他到巷口,手里拿着一个用铜丝缠绕的竹制小支架模型。「送给你,」她将模型塞进他掌心,「算是力学同构的纪念品。」他握紧模型,感受到竹材的温润和铜丝的冰凉在掌心交织,如同理性与感性在他胸腔里共振。

走到巷子拐角时,他回头看见郭静还站在门口,围裙上的泥点在夕阳下泛着微光。他忽然明白,所谓灵肉共鸣,从来不是抽象的哲学命题,而是当他看见雨伞骨架的力学美感时,她恰好懂得陶坯支架的呼吸节奏;是当他用结构力学分析世界时,她总能在泥土的褶皱里,找到与之对应的生命韵律。这种共振,就像雨伞与陶坯在雨中完成的对话,让理性的骨架承接感性的雨滴,最终在时光的窑炉里,烧成永不龟裂的默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有一个霸总老婆

房三善

朱由校:向天再借三百年

朴学圣使

港综:狼人系统助斑斓虎夺东星

星语轻尘

深渊集

南宫珞兮

星河玄幻剑圣

作者火心

玄医狂枭:傅少的都市修真传奇

淡墨疏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