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羽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2章 蛇蛊钻心证清白,蛛丝缠指现真凶,隐世刀锋,梅山羽客,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邕州城的初春,料峭寒意尚未褪尽,城郊梅山教总坛的巍峨大殿内,气氛却比料峭春寒更加凝重。花瑶一袭素白长裙,宛如误入凡尘的月宫仙子,孑然独立于殿心。虽经公开昭雪,洗脱污名,但无形的流言蜚语与猜忌的目光,如同跗骨之蛆,依旧萦绕在邕州城的某些角落。为了彻底涤荡这层阴霾,斩断所有质疑的根须,她做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决定——以教中传承最为严酷的“赤心炼”自证清白。
“赤心炼”,非是苗疆蛇蛊,而是梅山教源自上古巫祝的秘传仪轨。传说中,心无尘垢、意志至坚者,方能引动地心真火,赤足踏过炽烈熔岩而不伤分毫。其凶险更甚蛇蛊,稍有不慎,便是形神俱焚的下场。花瑶选择它,正是看中了其无可辩驳的神圣性与毁灭性的考验力量。唯有如此,方能彻底堵住悠悠众口,让所有怀疑化为敬畏。殿中,以梅三娘为首的教中耆宿围成半弧,苍老的脸上交织着深深的忧虑与无法掩饰的敬重。
“圣女!”梅三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干枯的手指紧紧攥着衣袖,“‘赤心炼’已有三甲子无人敢行!地火无情,稍纵即焚……您身系教门兴衰、邕州安宁,万不可行此玉石俱焚之举啊!”她浑浊的眼中已泛起泪光。
花瑶缓缓转过身,唇角漾开一抹浅笑,如同穿透厚厚云层的冬日暖阳,虽柔和却蕴含着驱散一切阴冷的坚韧力量。她的眼眸澄澈如星,闪烁着磐石般的决意:“梅婆婆,若不能彻底洗刷这蒙尘之冤,邕州城的‘公正’二字,便永远染着污点。此非瑶一己荣辱,关乎的是千万生民心中对正道天理的信念。今日之险,我甘之如饴,为的,正是邕州清朗的明日。”她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敲打在每个人的心上。
梅三娘喉头哽咽,深知花瑶心志已坚,如磐石难移。她不再多言,只是颤巍巍地走向大殿中央那处早已刻画好的古老法阵,俯下身,用指尖蘸取特制的朱砂灵液,一遍又一遍地检查、加固着阵纹的每一处连接,确保其能稳定沟通地脉火元,将狂暴的能量约束在可控的范围内。空气中弥漫开硫磺与奇异香料的混合气息,气氛压抑得令人窒息。
吉时已至。
花瑶脱去素履,赤着一双白玉般的纤足,缓缓步入阵眼。她闭上双眸,深深吸气,体内精纯的梅山心法如江河奔涌,在四肢百骸间流转不息,形成一层肉眼不可见的护体罡气。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钉在她身上。
“引地火,启赤炼!”梅三娘苍老而肃穆的声音响起,带着某种古老韵律的咒文随之吟唱。八位长老分列八方,同时将雄浑内力注入法阵节点。
“轰!”
地面微微震颤,刻画阵纹的石板缝隙中,猛地喷涌出炽白耀眼的火焰!那不是凡火,而是被阵法强行抽取、凝聚的地脉炎流,温度之高,瞬间让周围的空气都扭曲蒸腾。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旁观者无不骇然后退,汗流浃背。
花瑶的素白裙裾在热浪中猎猎翻飞。她面色沉静,仿佛置身于温泉之中。然而,当她的右足抬起,毅然决然地踏入那一片翻腾的炽白烈焰时——
“滋啦!”
一声令人头皮发麻的轻响伴随着刺鼻的青烟升起!难以想象的剧痛如同亿万根烧红的钢针,瞬间从脚底刺入,沿着神经直冲脑髓!她的身体猛地一颤,额角瞬间沁出大颗大颗的汗珠,沿着苍白的脸颊滚落,还未滴到地面便被蒸发。她死死咬住下唇,殷红的血丝在贝齿间渗出,却硬生生将一声痛呼咽了回去。左脚随即抬起,同样踏入了熊熊地火之中!
时间仿佛被无限拉长。
整个大殿只剩下火焰燃烧的咆哮与长老们催动阵法、内力激荡的嗡鸣。花瑶的双足完全浸没在炽白的地火之中,纤细的身影在扭曲的光热中摇曳,仿佛随时会被吞噬。她周身的内力护罡明灭不定,与地火的毁灭性能量激烈对抗着。每一次内力波动,都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弦。汗如雨下,瞬间蒸干,又在下一刻涌出。她的身体在微微颤抖,那是意志与痛苦最惨烈的搏杀。但她挺直的脊梁,如同风雪中不屈的青松,未曾弯折半分。
梅三娘老泪纵横,强忍着冲上去中断仪式的冲动。其他长老亦是须发皆张,内力催发到了极致,竭力维持着法阵的平衡。
不知过了多久,仿佛一个世纪般漫长。
法阵中央炽白的光芒终于开始缓缓减弱、收敛。当地火彻底缩回地缝,只留下被灼烧得通红、甚至有些晶化的石板时,花瑶的身形清晰地显露出来。
她依旧站立着。
双足赤裸地踩在滚烫的石板上,白皙的皮肤上赫然留下了焦黑的灼痕,边缘泛着可怖的红肿水泡。然而,那伤痕之下,透出的并非毁灭,而是一种浴火重生的坚韧。她缓缓睁开双眼,眸中清澈依旧,甚至比之前更添一份洞彻世事的明净与历经劫难的沧桑。那眼神中没有丝毫恐惧,只有尘埃落定后的平静与足以涤荡一切阴霾的坚定。
“圣女!”梅三娘第一个扑上前,用早已准备好的、浸满冰泉药液的丝帕,颤抖着包裹住花瑶伤痕累累的双足,泪水再也无法抑制,“苦了你了,孩子……”
花瑶身形微晃,却稳稳站住,她轻轻握住梅三娘的手,声音因剧痛而虚弱,却蕴含着不可动摇的力量:“能证清白,护我邕州人心正道,此身之痛,何足道哉。”
这一刻,目睹了全程的教众与邕州城中有幸见证的代表,无不动容。所有的疑虑、猜忌,在那双踏过地火的赤足面前,在那双清澈坚定的眼眸注视下,如同冰雪般消融殆尽。震撼与敬畏如同无形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梅山教,并必将以最快的速度,震撼整个邕州城。花瑶以血肉之躯,为邕州的正义点燃了一盏不可磨灭的明灯。
几乎在花瑶浴火证心的同时,邕州城另一端的青梧卫秘所内,灯火彻夜通明。白凌,这位以智计缜密、洞察秋毫着称的青梧卫智囊,正伏案于堆积如山的卷宗与证物之中。他的指尖捻着一枚细如牛毫的银针,针尖处,缠绕着一缕几乎肉眼难辨的、泛着诡异幽蓝光泽的丝线——这是在花瑶最初被构陷的案发现场附近,一处极其隐蔽的窗棂缝隙中,由他亲手提取的证物。
“此物绝非寻常蛛丝。”白凌的声音清冷如冰,打破了秘所的沉寂。他将银针置于特制的琉璃灯下,那缕幽蓝丝线在强光照射下,竟折射出点点细碎如星芒的磷光。“其韧度远超生铁,遇强酸不腐,且蕴含微弱麻痹毒性。据《岭南异物考》残篇所载,唯有一种生于千年古墓阴穴或绝壁寒潭深处的‘蓝星鬼面蛛’,方能吐出此等异丝。”他目光锐利如鹰隼,心中念头疾转:“此蛛踪迹难寻,饲养之法更是秘不外传。这缕蛛丝,绝非偶然遗落!它像一把钥匙,很可能直接指向构陷圣女的幕后毒手!”
这个发现,如同在浓重迷雾中骤然亮起的一道闪电。白凌精神大振,立刻调集了麾下最精干的一支探查小队。他铺开邕州城周遭的详细舆图,手指点向城西连绵险峻的“鬼哭岭”:“此岭多深涧古洞,阴寒潮湿,最符合‘蓝星鬼面蛛’的习性。蛛丝既出现在城中案发地,豢养者必在左近,且需频繁往来运送毒蛛或指令。重点排查岭中废弃矿洞、隐秘溶窟,尤其是近期有人迹活动的区域!”
山路崎岖,荆棘丛生,密林深处瘴气弥漫。白凌亲自带队,一行人如猎豹般悄无声息地在险恶的山林中穿行。他们不放过任何一处可疑的岩缝、藤蔓遮掩的洞口。经验丰富的探子仔细分辨着地面的足迹、折断的枝条、甚至空气中残留的微弱异味。连续数日的艰苦搜寻,风餐露宿,几乎踏遍了鬼哭岭外围。
终于,在一个被厚厚枯藤和茂密蕨类完全遮蔽的、毫不起眼的山坳底部,一名眼尖的探子发现了异常——几片蕨叶的断口异常新鲜,且断口处沾染着极细微的、与那幽蓝蛛丝同源的磷粉!
“找到了!”探子低呼。众人精神一振,迅速而谨慎地清理开藤蔓。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漆黑洞口显露出来,阴冷潮湿的腐气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腥甜味扑面而出。洞口边缘的岩石上,赫然刻着一个指甲盖大小、极其隐蔽的标记:一只抽象化的蜘蛛,腹部点缀着三颗星辰——正是白凌推断中的“蓝星鬼面蛛”标记!
“内有凶物,布设陷阱必多。三人一组,交替掩护,火把高举,注意脚下头顶,任何丝线触碰不得!”白凌沉声下令,眼中闪烁着兴奋与警惕交织的光芒。他率先矮身钻入洞中,手中的特制分水峨眉刺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既是武器也是探路的工具。
洞内曲折幽深,怪石嶙峋。火把的光芒只能照亮方寸之地,更深处是吞噬一切的黑暗。空气湿冷粘稠,弥漫着浓重的霉味和一种令人不安的腥气。洞壁上凝结的水珠滴落,在死寂中发出单调而瘆人的“滴答”声。脚下湿滑,布满苔藓。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进入一个较为宽敞的天然石厅。
火光扫过,众人倒吸一口凉气!
只见石厅的四壁和穹顶,布满了层层叠叠、闪烁着幽蓝磷光的巨大蛛网!蛛网并非杂乱无章,而是呈现出一种奇特的、带着某种邪异美感的几何图案,在火光下泛着妖异的光泽。蛛丝粗如琴弦,坚韧异常。在石厅最深处,一张最为巨大、仿佛由幽蓝星光编织而成的蛛网中央,赫然悬挂着一个被层层蛛丝紧密包裹、如同巨大蚕茧般的人形物体!
“救人!小心蛛丝有毒!”白凌低喝,同时警惕地扫视着四周黑暗的角落,防备可能潜伏的毒蛛或操纵者。
两名身手敏捷、戴着特制金丝手套的探子迅速上前,用涂抹了强效解药的锋利匕首,小心翼翼地切割着坚韧的蛛丝。幽蓝的丝线被割断时,竟发出细微的“嘣嘣”声,如同断裂的琴弦。随着层层蛛丝剥离,一张因窒息和毒素而呈现青紫色的、惊恐扭曲的脸露了出来。
“是他!”白凌瞳孔微缩。此人竟是当初在花瑶蒙冤事件中,跳得最欢、提供了关键“伪证”的韦氏别院一名管事,名叫韦七!后来在韦氏试图撇清关系时,此人便“失踪”了,没想到竟被囚禁于此!
“快!喂解毒丹,带回去!”白凌果断下令。韦七的出现,意味着他们离真相的核心又近了一步,此人很可能就是直接执行栽赃的关键人物!
青梧卫的秘牢,灯火通明,气氛肃杀。
被救回的韦七经过紧急救治,已恢复了些许神智,但眼神涣散,身体因残留的蛛毒和极度的恐惧而不住颤抖。白凌坐在他对面,面前案几上,一字排开:那枚缠绕着幽蓝蛛丝的银针、从山洞中拓印下来的星辰蜘蛛标记、以及几份与韦七笔迹高度吻合的、构陷花瑶的伪证底稿。
“韦七,”白凌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冰冷如刀,“‘蓝星鬼面蛛’的巢穴滋味如何?被自己效忠的主子当成弃子、毒饵的滋味,又当如何?”
韦七浑身剧颤,嘴唇哆嗦着,却不敢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