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孙尚香
心如止水020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17章 孙尚香,洪荒:开局满级横推诸天,心如止水020,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两人虽已成婚,但仍保持警惕,互不完全信任。
刘备每次进内室见孙尚香,都会有人在外守护。
后来,他在荆州专门修建了一座孙夫人城,让孙尚香、她的侍女及卫队居住,彼此分开生活。
随着故事的展开,众人逐渐看清了孙尚香和刘备的关系。
这本是一场政治联姻,双方并无真挚情感。
刘备对孙尚香心存戒备,而孙尚香对刘备也充满敌意,这是可以理解的。
然而,众人仍发现孙尚香展现出了与其他女子截然不同的特质。
尽管身处荆州,她的生活方式依然如故,这种与众不同的表现加上她的美丽容颜,令人瞩目。
她与刘备的互动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讨论。
有人感叹,以孙尚香的美貌与地位,若非嫁与刘备,定能享受幸福婚姻。
有人认为,在东吴她是备受尊敬的公主,不会有困扰。
因此,她无需过于拘谨。
尽管如今孙尚香在与刘备会面时,身边总有人陪伴,看似有些张扬,但许多人能够体谅她的行为。
毕竟两人关系仅限于利益纽带,未来反目成仇的可能性极大。
从这个角度看,孙尚香的行为合乎常理。
实际上,孙尚香始终心系东吴。
陈留郡中,曹操叹息道:这样一位佳人,嫁给刘备实在可惜,无论外貌还是身份都让人惋惜。
曹操正思考如何阻止当前局势的发展,不仅因为孙尚香的美貌,还因他想借此破坏东吴与蜀汉的联盟。
渤海郡内,袁绍提出疑问:“若是我击败曹操,孙尚香是否无需嫁予刘备?”
失去曹操的威胁,袁家的实力足以迫使孙策交出孙尚香。
各地诸侯也在关注此事,认为只要展现出足够的实力,就能促成类似的联姻,既能增强自身势力,又能与东吴结盟。
三年后,刘备入蜀时,孙权派船接孙尚香回吴国。
临行前,孙尚香欲带刘禅同行,被诸葛亮察觉,赵云、张飞等人拦截成功。
得知可归吴国的消息,孙尚香兴奋不已,立即着手准备离开。
她虽与刘备名存实亡,但仍是夫妻关系。
孙尚香主动要求见刘禅,众人皆未阻止。
不久后,她便带着刘禅离开荆州前往江边。
此举动让天下人为之震惊,有人担忧刘备唯一子嗣或将因此失去,有人认为东吴可能借此控制刘备。
曹操听闻此事,既惊讶又赞赏孙尚香的胆识;刘备则勃然大怒,认定孙尚香别有用心,并决定今后若需联姻,绝不再考虑她。
袁绍对孙尚香的表现亦表示欣赏。
诸葛亮得知消息后立即派人调查孙尚香带走的东西,发现竟连刘禅也被一并带走。
到达江边时,孙权派来的船只已准备就绪,只等登船启程。
孙尚香面带微笑,目光望向吴国时显现出一丝怀念。
刘禅则在随行人员的带领下紧跟其后。
眼见刘禅即将被带走,局势一触即发。
身后忽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众人意识到登船已无可能。
孙尚香神色骤变,眼神透出决绝之色,立即下令迅速撤离。
侍卫们即刻行动,将刘禅护至安全地带。
孙尚香镇定自若,整理情绪后转向赵云的方向。
她的从容让旁人以为这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当赵云一行人抵达时,孙尚香依然保持冷静。
她示意随行人员阻隔外人,直到确认赵云求见,才挥手示意允许进入。
赵云快步上前,恭敬行礼:“夫人!”
孙尚香微笑着回应,直入主题询问其此行目的。
赵云直言是为夫人与少主而来,询问具体行程安排。
面对赵云略显严肃的目光,众人不由紧张。
然而孙尚香泰然处之,解释称因母亲病危,特地带少主探望。
孙尚香认为自己回东吴之事无需带着年幼的刘禅同行,但张飞坚决反对,甚至流露出戒备之态,众人也随之紧张起来。
孙尚香明白双方实力悬殊,即便有心离去也需谨慎应对。
她深知此次离开是意外之机,同时也意识到自己在刘备与东吴之间的尴尬立场,这场婚姻本就是政治手段,彼此缺乏信任。
如今,她必须审慎权衡,确保行动顺利。
孙尚香原以为只要带上刘禅登上船只,到达东吴后就能自行决定一切。
然而,蜀国的反应出乎她的意料,赵云和张飞迅速追赶上来。
面对这种情况,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强行突破,要么放弃计划。
但赵云和张飞的实力远超她的随行人员,这一点她很清楚。
听到孙尚香的话,赵云和张飞表情坚决,表示绝不会让任何人带走少主。
张飞更是一副随时可能动手的样子,警告孙尚香若想离开必须告知刘备。
这时,孙权派来的守卫赶到,双方剑拔弩张。
孙尚香无奈叹息,表示只是想带刘禅见母亲,既然大家都不愿,那就作罢。
随后,她示意放人,刘禅被交出,赵云和张飞将其保护在身旁,任务完成,他们也不再纠缠。
曹魏时刻警惕,东吴亦非善类,若刘备与孙权决裂,将面临两面夹击。
孙尚香深知局势复杂,未多言便随侍卫登船返吴,结束了与刘备的婚姻关系。
孙尚香兼具美貌与英气,位列大汉美女榜第五,以其独特的性格和侠者锋范闻名。
即便婚姻基于政治考量,她仍展现出非凡胆识,在关键时刻彰显了强大的决心。
与此同时,南阳的刘备对此事深感愤懑,尽管早知婚姻无感情基础,但得知孙尚香曾意图带走刘禅时,仍心生芥蒂。
而曹操则暗自惋惜,认为若赵云稍迟片刻,局势或将大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