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庆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2章 上大学报到,我的人生手帐,杨庆柏,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时光荏苒,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毕业季来临,韩忠旭和李复都面临着人生的抉择。然而,他们的爱情却在这个时候愈发坚定。最终,他们决定携手走过未来的人生道路,结为伉俪。
韩忠旭和李复的爱情故事就像一部浪漫的电影,充满了巧合和惊喜。从相遇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命运就紧紧相连,共同书写着属于他们的幸福篇章。
那时候,我们这些新生们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乘坐火车赶来。火车缓缓驶入吉林站,我们提着行李,走出车厢,呼吸着北方初春略带寒意的空气,心中却充满了热情和激动。
从临江门到学校的路并不好走,那是一条凸凹不平的土路,坑坑洼洼的路面让人行走起来有些艰难。但我们并没有在意这些,我们的目光都被沿途的风景所吸引。路边的树木开始吐出新芽,嫩绿的叶子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
终于,我们走到了学校的大门前。那是一座略显古老的石头楼,但在我们眼中,它却显得格外庄重和神圣。走进校园,我们看到了宽敞的操场、整齐的教学楼和绿树成荫的小道,这里就是我们即将开始新生活的地方。
虽然当时还是早春,天气还有些凉意,但我们的心里却感觉无比温暖。因为我们是文革后恢复高考的首批大学生,是那个年代的天之骄子。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莫大的荣誉和机遇。
女生们被安排住在宿舍楼的 3 楼 58 号寝室,而男生们则住在宿舍楼 2 楼的四个寝室里。李美荣老师在校园里里外外忙碌地张罗着,确保每个学生都能顺利入住。
当女生们走入 3 楼 58 号寝室时,她们发现每张床上都贴着写有名字的纸条。这让她们很容易就能按图索骥,找到属于自己的“新家”。
与此同时,男生们也在 2 楼的四个寝室里安顿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新面孔开始出现在楼道里,彼此之间互相打着招呼。
“你是哪的?”这似乎成了大家见面时的第一句话。这句话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好奇和友好,让彼此之间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许多。
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大家都是初来乍到,但通过这样简单的交流,他们开始认识彼此,也逐渐适应了新的生活。
3月13日,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教室里,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第一次走进这个陌生的地方。同学们面面相觑,彼此之间充满了陌生和好奇。
教室里还没有排座位,大家可以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位置坐下。于是,在宿舍里已经熟悉的两个人往往会选择坐在一起,这样可以让彼此感到一些亲切和安心。
老师走进教室后,微笑着让大家做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同学们都有些紧张,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就在这时,潘龙第一个勇敢地站了起来,他的声音清晰而响亮:“大家好,我叫潘龙,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学习。我之所以选择热自专业,是因为我相信列宁说过的一句话:‘苏维埃加电气化就是共产主义’!”潘龙就是前面章节中提到的老潘。
他的话引起了一阵小小的骚动,同学们都惊讶地看着他。有些人心里暗自嘀咕:“不是说土豆加牛肉才是共产主义吗?”然而,潘龙的发言却让大家震惊,列宁竟然知道我们这个专业能帮助苏维埃实现共产主义,这让我们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潘龙的话语虽然简单,却充满了对专业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那一刻,我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成为共产主义缔造者的可能性,心中涌起一股雄心勃勃的感觉。
从这一刻起,我们的命运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将在吉林电力学院接受知识的洗礼,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度过人生中最宝贵的时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