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蝶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6章 极寒博弈,云的归途是故乡,庄子蝶一,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当第一笔北极开采技术方案奖金颁发时,获奖者竟是个名不见经传的 90 后程序员。他抱着奖杯,紧张得声音发抖:“我…… 我是受老榕树村孩子们启发,设计了能自主修复冰面的纳米机器人。”
王晓东握着年轻人的手,转头对媒体说:“这就是西南省的底气 —— 上有科研尖兵,下有民间高手。” 然而,庆祝的余温未散,一封匿名举报信又摆在他桌上:“北极项目存在利益输送,某企业提前内定核心标段。”
纪委调查组进驻的那天,王晓东正在北极模拟实验室。零下 60c的环境里,他戴着护目镜观察设备运转,睫毛上结满白霜。“继续测试。” 他对技术员说,“清者自清,但我们的技术不能有半点含糊。”
调查结果很快出炉:举报纯属捏造,幕后黑手竟是试图垄断北极设备供应的国际企业。但风波已造成影响,部分合作方开始犹豫。王晓东连夜飞往北欧,在谈判桌上,他没有急着推销技术,而是播放了一段视频:西南省的氢能公交车驶过雪域高原,车顶的太阳能板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千家万户。
“北极的稀土,不该成为大国博弈的筹码。” 他推开窗,让寒风灌进会议室,“而是要让世界每个角落,都能用上清洁的能源。我们带来的,不仅是开采技术,” 他展示着生态修复方案,“还有守护这片冰雪世界的承诺。”
当西南省的破冰船驶入北极时,船舷上贴着老榕树村孩子们的画作。王晓东站在甲板上,看着纳米机器人像银色的萤火虫,在冰层上编织出细密的防护网。卫星电话突然响起,是李大山的声音:“王省长,村里的娃娃们说,等北极熊看到我们的‘保护罩’,肯定会给你写信!”
话音未落,警报声骤响。雷达显示,三艘不明国籍的船只正向开采区驶来。王晓东握紧望远镜,镜片上的冰霜簌簌掉落:“通知护卫队,进入一级戒备。但记住,” 他目光坚定,“我们是来建设的,不是来战斗的。”
暴风雪愈发猛烈,两艘船在冰原上对峙。王晓东拿起对讲机,用英语、俄语交替喊话:“这里是中国西南省北极科考队,我们愿分享所有技术数据,共同保护这片净土。”
对方的回复夹杂着电流杂音:“我们…… 收到你的诚意。但请出示生态保护方案。”
当全息投影在雪幕中展开详细的生态修复规划时,对面的船亮起了友好的信号灯。王晓东长舒一口气,转头对李维民说:“通知国内,启动‘北极课堂’—— 让孩子们看看,他们的担忧,正在变成现实。”
夜幕降临,北极的极光在开采区上空舞动,与设备的蓝光交织成梦幻的光带。王晓东的手机震动,女儿发来新的画作:戴着科学家帽子的北极熊,正开心地给纳米机器人点赞。他笑着回复:“下次,爸爸带你来看真正的极光。”
然而,新的危机正在暗处酝酿。卫星监测到,北极冰层下隐藏着未知的地质断层,一旦开采不慎,可能引发连锁反应。更糟糕的是,某国际组织突然宣布将北极稀土纳入 “人类共同遗产”,要求冻结所有商业开采活动……
王晓东站在观测站的落地窗前,看着风雪中忙碌的科研人员。他知道,这场极寒博弈远未结束,但只要身后有千万双期待的眼睛,前方再多荆棘,也挡不住西南省探索清洁能源的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