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蝶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共克时艰,云的归途是故乡,庄子蝶一,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立刻安排记者实地采访,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王晓东连夜赶往滇南矿区的废渣处理厂。巨大的反应釜正在运转,轰鸣声震耳欲聋。技术员小王戴着安全帽,指着管道向众人讲解:“我们采用微生物降解技术,通过特殊培育的菌群分解废渣中的有害物质。这些废渣不仅无毒,经过处理后还能制成高强度的建筑材料。” 说着,他敲了敲身旁的砖块,“这些砖已经通过国家环保认证,在多个建筑项目中使用。”
然而,质疑声并未平息。一位生态环境领域的老教授在电视节目中痛心疾首:“数据再漂亮,也抵不过老百姓的直观感受!群众看到堆积如山的废渣,自然会担心环境被破坏。”
这话传到王晓东耳中,他沉默片刻,拨通李大山的电话:“大山叔,能不能组织村民代表来厂里看看?让乡亲们亲眼瞧瞧,咱们的技术到底靠不靠谱。”
三天后,满载村民代表的大巴驶入矿区。阿婆们戴着老花镜,拄着拐杖,仔细查看废渣处理流程;年轻后生们爬上设备顶端,检查密封性和排污口;几个调皮的孩子则在试验田里跑来跑去。李大山蹲在试验田里,抓起一把用废渣改良过的土壤,反复揉搓:“这土松松软软,比咱们后山的地还好!你们看,这麦苗长得多旺实!”
当晚,村民们自发组织了一场直播。镜头里,张阿婆对着手机镜头展示新收的蔬菜:“娃娃们看,这菜长得多水灵,就是用这‘废渣土’种出来的!咱们老榕树村的地都能用,还怕啥污染?” 直播间的点赞数瞬间突破百万,质疑声渐渐被掌声取代。
但危机仍未解除。国际矿业集团在 wto 的诉讼进入关键阶段,对方聘请的顶级律师团在法庭上咄咄逼人:“中国限制稀土出口,严重破坏全球供应链,这是典型的贸易保护主义!”
法庭上,王晓东镇定自若地播放视频:西南省的稀土企业正在向欧洲出口低污染的提炼设备,帮助当地提升环保水平;中国科学家在非洲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手把手传授绿色开采技术。“我们限制的不是稀土本身,” 王晓东举起一份绿色开采标准文件,声音铿锵有力,“而是掠夺式的开发方式。如果放任污染,今天受害的是中国的土地,明天就是全世界的未来!我们所做的一切,是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法庭休庭期间,王晓东收到女儿的视频。小姑娘举着自制的 “胜利奖杯”,身后是全班同学绘制的 “稀土保卫战” 手抄报。“爸爸加油!我们都支持你!等你打赢官司,我要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稚嫩的声音通过电波传来,让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久违的笑容。
最终,wto 驳回了国际矿业集团的诉讼请求。消息传回国内,滇南矿区的工地上响起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李大山带着村民抬着刚宰的猪闯进省政府,还带来了村里自酿的米酒:“王省长,这是咱们的心意,一定要尝尝!没有你们,就没有咱们今天的好日子!”
庆功宴上,王晓东端起酒杯走向每一桌。他敬了科研人员熬红的双眼,感谢他们日夜攻关;敬了护卫队员磨破的战靴,致敬他们的英勇守护;更敬了千里之外送来物资的普通村民,感恩他们的无私支持。“这杯酒,” 他的声音哽咽,目光扫过全场,“要敬所有为稀土事业拼过命的普通人!是你们的信任和付出,让我们有了一往无前的勇气!”
然而,新的挑战已悄然逼近。卫星监测显示,北极圈冰层下发现超大稀土矿带,一场新的资源争夺战即将拉开帷幕。王晓东站在省政府顶楼,望着远处矿区的点点灯光,握紧了拳头。寒风吹过他的脸庞,他知道,这条守护资源、造福人民的路,永远没有终点,而他和他的团队,早已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