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蝶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0章 氢能征途,云的归途是故乡,庄子蝶一,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晓东盯着湍急的江水,突然想起老榕树村李大山说过的话:“咱们山里人补锅,用的是自己炼的铁。” 他拨通罗卫国的电话:“书记,我提议全省悬赏,民间有能解决密封难题的,奖励一千万!”
悬赏公告发布的第二天,省政府信箱就被塞满了信件。其中一封用毛笔写在宣纸上的信引起了王晓东的注意。发信人是滇南山区的老匠人,信里画着用藤条、树脂和特殊矿物混合制成的密封方案。王晓东带着专家连夜驱车三百公里,在烟熏火燎的作坊里,看着老人将黑色胶状物涂在管道接口。经过 72 小时压力测试,密封效果竟远超进口材料!
“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 老人布满老茧的手摩挲着管道,“当年修滇缅公路,我们就是用这法子防水的。”
当西南省自主研发的首辆氢能重卡轰鸣着驶出生产线时,国际氢能协会主席亲自发来贺电。王晓东却盯着生产线旁的宣传栏,那里贴着全省征集密封方案时收到的 3276 封信。最显眼的位置,是女儿画的简笔画 —— 戴着安全帽的爸爸,站在彩虹色的氢气球上。
然而,危机从未真正远离。某跨国能源集团突然宣布在东南亚建成全球最大的氢能产业园,并与西南省周边三国签署独家供应协议。国际舆论场瞬间沸腾,“西南模式已死”“中国氢能梦碎” 的论调甚嚣尘上。
王晓东站在省政府顶楼,看着楼下正在举行的氢能公交车发车仪式。白发苍苍的李大山握着氢能源车票,笑得合不拢嘴。他拨通李维民的电话:“通知外交部,我要在澜沧江 - 湄公河合作峰会上发言。”
峰会现场,王晓东的发言被各国代表的掌声数次打断。“我们提议建设跨国氢能走廊,将西南省的绿氢通过管道输送到整个东南亚。” 他身后的大屏幕上,跨国管网的蓝图在地图上延展,“这不是零和博弈,而是携手共进的未来。”
散会后,某西方能源巨头的 cEo 拦住他:“王省长,贵省的技术突破令人钦佩。我们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王晓东微笑着摇头:“三年前,当你们对我们封锁技术时,我就发誓 —— 西南省的清洁能源之路,要走得堂堂正正,也要走得坦坦荡荡。”
深夜的办公室,王晓东终于点开女儿的未接视频。画面里,女儿举着新得的科技竞赛奖杯,背景墙上贴满了他在各种场合发言的剪报。“爸爸,老师说我以后也要做像你一样的‘追光者’。”
王晓东眼眶发热,窗外,新建的氢能产业园灯火通明,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璀璨星河。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桌上的文件显示,新一轮的氢能技术迭代计划即将启动,而国际能源格局的棋盘上,新的较量已经拉开帷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