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7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2章 接见沈桂芬,十万大山:1840,我是7天,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张大强在地图上挥了挥手,在香港和澳门买了一大片土地,将建设商铺和仓储。然后又选了几个位置,投资码头建设。
另外根据基建的需要,将开设一系列工厂,比如制砖厂、玻璃厂、水泥预制厂等等,另外将开设储木场和钢铁市场以及粮食市场。
沈云峰和张大强知道,只要打赢英法,这些投资在未来,“丰南号”将数十倍甚至上百倍的赚。但是放在当下,土地的价值根本没有浮现,也只有他们敢这么大手笔的投资。
这个投资计划让荣禄和张之洞还有两家公司的外国主理人都笑的合不拢嘴,这一下,轻松多了,这不是镇南王,这是财神爷啊。
对于执政的管理,沈云峰倒是没有指示许多,首先按照行政体制来说,这两人其实并不是他的下级,而是清廷的官员。其次,这种特殊的地方,既没有先例,后世的也无法照抄,毕竟是封建社会的王朝,未来的机制移植过来,他们也接受不了。
沈云峰于是给了二十四个字算是训示吧:扞卫主权,廉洁奉公;面向世界,做好服务;勇于创新,因地制宜。
题词就算了,这大清,随便拉一个读书人,毛笔字写的都比沈云峰的好。
香港事了之后,沈云峰再次赴广州城,见新任两广总督沈桂芬,此人在历史上身兼军机大臣和总理大臣两个重要职位,在清朝主政十余年,对晚清政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去世。沈桂芬被公认为清朝掌握中央实权的第一汉人,“同光中兴”的第一代宰相。
两广总督是一品大员,沈云峰去广州见他,也是一种尊重,并且此人素有廉洁奉公之名,只不过身在清廷,时也命也。
沈桂芬也不敢托大,亲自到城门外码头迎接。沈云峰从轮船上了码头,看见城门悬挂了一批人头,沈桂芬解释说,这是从天津押解过来的“广东民工团”的汉奸,在广州斩首示众。
沈云峰点点头,没有说话,历史上从来不缺乏汉奸,特别是“广东民工团”这种本身就是社会渣渣组成的汉奸走狗,其中即使有些少数因为生活所迫的,但该斩首的还是要斩首。
首级是要给人看的,让人有警醒,给侵略者做走狗的下场。
烟台和大连那边不一样,沈云峰只给了几家商贾的名单给了清廷,一般百姓卖粮食东西的就没有登记了,但是商贾发国难财,那是要惩治的。
看广州这边这样,估计烟台、大连那边也差不多斩首了一些人头示众了。
沈桂芬解释说,本来分广州和香港、澳门三个地方示众,因为香港和澳门的人也有,但考虑到香港、澳门外籍商人多,怕惊吓了他们,所以就在广州几个城门示众了。
来见沈桂芬主要讨论三件事情。
一是海关的事情,沈云峰谈了自己的想法,将香港和澳门设为自由港,未来上海那边的海外贸易肯定有一部分回流到广州。海关的税额要与上海相当,不能高收。
二是对香港和澳门的支持。香港、澳门地方狭小,产出不多,广州要在生活物资上全力支持香港和澳门的发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