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耳的兔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1章 左升右降调气机圆运,13女学生小嫩嫩B,短耳的兔子,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仁济堂中医馆的空调在凌晨时分彻底罢工,诊室里闷得像个蒸笼。苏怀瑾揉了揉发酸的眼睛,刚把李建国的病历归档,就听见走廊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护士小林扶着个脸色苍白的年轻人进来,对方卫衣上印着某互联网大厂的LoGo,腕部戴着的tS智能手环正在高频震动。
“苏医生,他说连续三天烧心,吃了三把胃药都没用。”小林递上急诊胃镜报告,“反流性食管炎,LA-b级。”
年轻人勉强扯出个笑,眼底青黑一片:“我叫张朝阳,写代码的,每天凌晨四点睡,最近一躺下就感觉火烧喉咙……”他说话时不自觉地弯腰,右手按在胸骨后,指尖微微发颤。
苏怀瑾示意他坐下,脉枕上还带着前一位患者的余温。她的指尖刚搭上寸关尺,眉头就皱了起来——左关脉弦细如线,右寸脉浮滑且数,典型的肝胃不和、胃气上逆。再看舌苔,黄腻布满中焦,正是《中医诊断学》里“湿热中阻,升降失调”的征象。
“平时是不是总觉得胸口堵?生闷气多不多?”苏怀瑾边问边打开舌象分析仪,镜头里的舌体胖大,边有齿痕,“熬夜写代码时,是不是总靠咖啡提神?”
张朝阳猛地抬头:“您怎么知道?团队在赶项目,每天靠tS能量饮料撑着,手环还提醒我‘最佳工作状态’……”他撸起袖子,腕部皮肤下隐约可见淡蓝色的网状纹路,和之前李建国腕部的tS标记如出一辙。
“您这是左升不足、右降失常。”苏怀瑾指着脉象图解释,“肝属木应左升,胃属土应右降,长期熬夜伤肝,咖啡生湿,导致肝气郁结、胃气上逆。”她特意避开张朝阳腕部的tS手环,那东西正随着脉搏发出规律的震动。
“可西医说我是胃酸过多,要吃拉唑类药物。”张朝阳掏出随身携带的药盒,“吃了确实不烧了,但总觉得胸口像压了块石头。”
“拉唑类药能缓解症状,但会伤脾胃阳气。”苏怀瑾调出《中药成方制剂标准》,“我们用升降散合四逆散,柴胡10g疏肝解郁,姜半夏9g降逆和胃,枳壳12g理气宽中。”她特意注明:“柴胡用北柴胡,皂苷含量≥0.8%,姜半夏按《药典》法炮制,用生姜、白矾腌制七昼夜。”
小林端来温毛巾,张朝阳擦了把汗:“医生,这药怎么煎?我住宿舍,只有电热水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