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桓公之年尽,桓公十八年
酸辣茄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6章 桓公之年尽,桓公十八年,苏软软汆肉的日常(香椟),酸辣茄子,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很快,一位名叫申繻的大臣,他便站出来反对了。
对于这件事情,他是如此表态的。
“君上,卑臣听说女子有自己的丈夫,男子有自己的妻子,不能够相互间不尊重,这就叫做有礼。”
“您难道忘了,先前与前代齐国君王的约定了吗?”
“违反了这一点,一定会坏事的!”
虽说,这大臣申繻的言语十分激动,想要让鲁桓公“回心转意”。
但是,一向不好内政的鲁桓公,又哪里能够耐下性子,接受他的建议呢?
于是乎,只见他朝申繻摆了摆手,然后便冷冷地说道。
“罢了…罢了…”
“这件事情,就这么定了吧。”
“寡人在今早时分,早已派人前去齐国回应吕君之邀请,与吕君在泺地相会。”
“君子一言九鼎,寡人总不能食言吧?”
“好啦,这件事情,就不劳烦爱卿你多虑了。”
见鲁桓公如此说来,一向直性子敢于直谏的大臣申繻,也不得不放弃他接下来的进谏之路。
此刻,只见他朝鲁桓公的背影看了看,深深的叹了一口气,然后便转身离开。
见此情形,只见在一旁围观着的王嘉不由自主的感慨道。
“自古以来,君臣之间,都是忠言逆耳啊,谁都喜欢听好话。”
“只不过…有的时候,好话并不一定代表就对你有好处。”
“相反,它很有可能会使将你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从而最终导致可怕的后果。”
“然而,有的时候,虽然有些话比较难听。”
“但是,真正对你这么讲的人,其实才是最关心你,且最了解你真实情况的人。”
“如果说…在关键的时刻悬崖勒马,亡羊补牢,也许…事情还来得及‘挽救’,不会酿成什么太大的后果。”
“不管是在高堂之上还是官场之中,最懂世间明理,深谙其中道理的人,往往不如会阿谀奉承且圆滑多变的人活得通透与畅快。”
“在这之中,无疑是受到环境因素和其他各种外力因素的影响,从而对他们的‘求真’之路产生各种大大小小的阻碍。”
“有的时候,光靠建议与提醒,其实并不能产生多大的作用。”
“在关键的时刻,还是得靠自己明辨是非,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成与败,也许…就在一念之间,就在一息之瞬。”
“除此之外,就要靠本人自己的造化,还有应对各种环境与情况的能力了。”
在这之后不久,等到了约定的时间,鲁桓公便与齐襄公在泺地相会,然后带着文姜去齐国。
可是,齐襄公却在暗中与文姜私通,鲁桓公责备文姜,文姜把这事原封不动的告诉了齐襄公。
于是乎,此刻…在齐襄公的心里,便心生了邪恶的念头。
“呵…”
“好你个允君,竟敢打骂寡人之妹,寡人未来的老婆。”
“寡人先前,就一直对这件事情怀恨在心。”
“现在可好,总算让我逮到机会可以好好复仇了。”
“妹妹莫怕,等寡人在酒宴上精心设局,暗中处理掉这桓公,就不会有人在责骂你了。”
“而且,咱们…就可以光明正大公公正正的在一起了,哈哈哈哈…”
说到这儿,只见文姜害羞的点了点头,然后便依偎在这齐襄公的怀里。
然而,在看到这一幕的王嘉,心里却想起了不好的念头。
“完了,大事不好啦。”
“这下子…桓公恐怕是‘在劫难逃’啊!”
果真如王嘉所想,在夏天四月丙子的时候,齐襄公宴请桓公,并让他喝了许多美景。
宴后,他便让公子彭生扶持鲁桓公登车,鲁桓公最后死在了车上。
当得知这一消息后,王嘉那是万万不敢相信的。
“这…怎么会…”
“我最亲爱的挚友之一啊,你怎么能够死的如此不明不白?”
“难道说,先前那吕君齐襄公设宴款待你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场有去无回、九死一生的‘鸿门宴’吗?”
“想必…在这其中,一定是齐襄公等人在‘暗箱操作’。”
“至于挚友桓公之死,想必要不然就是饮入了过多的毒酒最后毒发身亡,要不然就是被灌醉之后秘密派人将其杀害。”
“可恶啊,齐襄公为了达到他的目的,竟然如此不择手段。”
“此人…果真如史书中记载一般,行为极其恶劣,难怪最后会落得如此惨痛的下场。”
“这么严重的‘外交事故’,我想…鲁国人一定会为他鸣不平的。”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违背天理常规的事情,做恶多端不行善积德的人,最后一定会受到相应的报应的。”
“阿弥陀佛,挚友啊…安息吧…”
说到这儿,只见王嘉一度“老泪纵横”,且“泪洒当场”。
在这之后不久,他便决定结识尚未继位,还身处公子之位的鲁桓公,并与他提前结为好朋友,与便接下来顺利的进行日后的游历之旅。
当鲁国人得知这件事后,他们便警告齐国说。
“我国国君敬畏君王的威严,不敢安居,所以到贵国来重修旧好。”
“只不过…礼仪虽然完成了,他却没能回国,又没有人承担罪责,在诸侯中造成恶劣的影响。”
“所以…我们请求杀死彭生以清除这种影响。”
迫于鲁国的舆论压力和当然局势,没有办法,齐国人权衡在三后,便杀死了彭生。
王嘉见到这一幕,心里也是稍稍安慰了一些。
“呼…桓公啊,好在最后涉及你命案最深的彭生,与你一同到九泉之下。”
“这下子,真可谓‘苍天有眼’啊。”
紧接着,来到秋季时分,只见这齐襄公率领军队驻扎在首丘,子亹前去会见,高渠弥为辅相。
到了七月戊戌时分,齐国人杀死了子亹并且还车裂了高渠弥。
其残忍之道,一度令人发指。
之后…又过了一些时日,只见祭仲到陈国迎接郑子回国,并被拥立为国君。
这次会见,祭仲明白这齐国人不怀好意,所以假借生病的理由没有前去。
对于这件事情,有人说:“祭仲有先见之明,所以能够幸免于难。”
祭仲在得知这一消息后,便回答道。
“嗯…的确是这样的。”
至于王嘉呢,他对于这件事情是这样评价的。
“齐国人为了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如此卑劣可耻的行径,想必也一定不会长久下去。”
“在这世间无论做什么事情,一旦脱离违背本心,且心怀邪恶,那么纵使自己‘伪装’的再好,也会终有一天会有露馅,且会承担应有的‘惩罚’的时候。”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有的时候,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老天爷,虽说做不到绝对的公平。”
“但是…只要是这只怀邪念之人,他的‘计谋’,还有所行之事,是一定不会长久的。”
“与此同时,这也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警示。”
“人啊,处在如此‘复杂’的世间与社会之中,一定要学会灵活变通,在关键的时刻,能够提前预知危险,从而自主的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来规避它。”
“会判断,同时也会选择…”
“这…无疑是人生中最为重要的技能之一。”
“这祭仲称病,无疑是他在审时度势之后,基于现有的情况所作出的正确的判断。”
“他的这一做法,值得人们学习。”
“后世的司马懿,也许就从中借鉴学习到了相关为人处事的经验,从而成为三国争霸最后的赢家。”
在这之后,又过了一段时日…
眼见这周王室中,周公想杀死周庄王而立王子克为天子。
大臣辛伯在得知这件事情后,第一时间便火速的告知了周庄王,于是帮助周庄王杀死周公黑肩。
因为这件事情,王子克逃亡到了南燕这个地方。
起初,这王子克受到周桓王的宠爱,桓王把他托付给了周公。
对于这件事情,大臣辛伯劝谏说道。
“大王,就依卑臣之见。”
“这妾的地位同王后,庶子等同嫡子,二卿有同等权利,大城市规模与都城相等,这都是祸乱的本源。”
他假借这些事情,其实就想告知周公每个等级就要有每个等级该有的权利和义务,要懂得守规矩,不能够轻易跨界。
否则…破坏规矩的代价,是十分“严重”的。
然而,周公没有听从他的意见,所以遭到祸害。
对于这件事情,王嘉再度有感而发。
“除了要善于细心听取并接纳别人有益的意见外,我们还应该要有底线的意识,不能盲目的‘越界’。”
“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如果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一切手段破坏原有的‘规律’与‘平衡’的话,那么就理应承担相应的后果。”
“不听取他人对自己有益的意见,盲目自主决定行动,同时忽视了其中暗藏着的‘规律’。”
“最后的后果,也就只能由自己承担了。”
后来,又过了没多久。
在这之中,王嘉与许多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并且有了许多自己的感悟。
再到了后来,当他的思绪回到现实中时,他便将其中重要的信息记录在他先前准备好的小竹简小册子上,之后再细细分析。
然后,他在完成自己手中的书籍整理与分类工作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带着自己的疑惑,前往他的老师左丘明丘明先生休息以及办公的地方,寻求答疑解惑。
之后,便进入了师生问答环节。
到了后来,他与他的那几个师哥师姐也进行了一系列的交流。
在此基础上,他又了解到了更多的知识,有了更多的感悟。
这一天,很快也就过去了。
接下来,到了鲁庄公第一年的时候,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接下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