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被吓到的刘教授(求订阅)
小小鱼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7章 被吓到的刘教授(求订阅),从小镇做题家苟成大医,小小鱼虾,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被吓到的刘教授(求订阅)
“老爷子,运动康复讲究循序渐进,没有必要太着急。”方子业看着对方的大胆,劝了一句。</p>
老人闻言,动作微微一顿,思考了三秒钟,又笑起来:“好,你是医生,我听你的。”</p>
这时,他身边的旗袍老奶奶则开口道:“方医生,等会儿我儿子和女儿又会过来,他们想加你一个微信,之后和你请教一些康复相关的问题,方医生你方便么?”</p>
方子业拿出手机看了看时间,道:“我现在要去吃晚饭了,再不吃的话,胃受不了,要不明天查房时有空再说?”</p>
“方医生你还没吃饭?那你赶紧去吃,吃饭为大。”老人赶紧堵住了自己老婆的话。</p>
而后两人就又朝着病房走廊的另外一个方向走去。</p>
冯俊峰声音很细地靠近方子业几步:“业哥,这位信息都是保密的,你加他儿女的微信,是很有力的人脉啊?”</p>
方子业则笑了笑道:“不管哪种医患关系,终究只是医患关系,还是相对纯粹点的好。”</p>
方子业当然懂冯俊峰的意思,但有些人的存在,就是一种意义,而并非是一定要有什么突出的作为。</p>
方子业是靠着医学吃饭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即可。</p>
方子业接着说:“俊峰,伱先去休息吧,今天也忙得挺累了。”</p>
“还没吃饭吧?等会儿我叫个外卖送医生休息室。”</p>
冯俊峰闻言,犹豫了三秒钟才龇牙点了点头:“谢谢业哥。”</p>
“客气了。我要先走了。”方子业说。</p>
方子业的确有点饿了,洛听竹也已经到家了,两人还可以约着一起去买点菜做晚饭吃。</p>
没有了急诊手术的压力,方子业现在的生活也是格外规律。</p>
当然,今天晚上方子业还有一件比较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把投给兰天罗以及揭翰两人的理论表达形式给拆分出来,然后发给二人。</p>
再要根据两人的反馈,作出正确的修正。</p>
脱下白大褂,走在回家的路上,方子业往右看了看基础医学院侧门而出的萌新医学生们脸上的单纯笑容。</p>
不免有些怀念自己当初的学习时光,那时候是真的快乐,无忧无虑,只要搞好学习即可。</p>
没有手术累身,没有压力伴身,更没有医患关系的烦恼。</p>
不过人越长大,就会面临不同年龄该面临的事情。</p>
搞好教学,是教学医院里混迹非常重要的一环。</p>
中南医院有先例,普外科的贺老师,可谓是国内很多医学生的指路人之一。</p>
或许他的手术没那么好,或许他的手术量没那么多,但他对国内医学界教育和医学生们能够成功上岸考研和上岸执医,做出了重要的贡献。</p>
他的确也挣了钱,但谁敢说他没有把执医的通过率打上去?</p>
当然,方子业的教学路线肯定不会和那位贺老师发生重迭,方子业以后要带的是专业型研究生,是骨科、创伤外科的专业医生。</p>
……</p>
方子业回到家时,发现洛听竹并没有去厨房里做饭,而是钻进了书房里,面对电脑,左手抚胸,右手的手指背部贴着下巴若有所思。</p>
洛听竹并非很投入,方子业开门后,她转身了一下。而后又继续沉浸到了电脑里的内容中去。</p>
等方子业快靠近的时候,洛听竹说:“师兄,我点了香锅,你陪我吃吧……”</p>
她只说话,并未转身。</p>
方子业点头,也走进书房后,随意地瞥了一眼电脑上的内容后,目光轻轻一闪:“这是我们课题组的文章啊?”</p>
方子业如今对创伤外科的单词都是非常敏锐的,因此只要读两行就知道这是关于毁损伤基础理论相关的论文。</p>
“是的,揭翰最近抽空产出的,仅仅十五天时间。”洛听竹不可思议地偏头。</p>
方子业提取到的重点却不是这个:“兰天罗和揭翰他们经常让你帮忙修改文章么?”</p>
自己组的文章在洛听竹这里,这肯定不是,应该也需要几个月才对。</p>
怎么上一篇文章在上个月月末才发表,现在又有两篇文章待投稿。</p>
方子业轻轻一笑道:“刘老师,这是秘密。”</p>
揭翰脱产前留下来的东西,方子业是肯定不会泄密的。</p>
刘煌龙的嘴角和眼角,包括右侧的侧脸都开始轻轻颤抖如同肌肉痉挛:“你这么搞,你老师袁威宏顶不住的,可能一不小心就被你顶上去了。”</p>
方子业出产的文章,如今可不是什么垃圾文章。</p>
少说也是影响因子十多分。</p>
按照这样的产出,袁威宏很可能近几年就能被破格评为杰青,不到四十岁就可能被装上一顶长江的帽子。</p>
这两个不冲突,杰青是科技相关的荣誉,长江则是教育部的嘉奖提名。</p>
方子业有点无力吐槽,什么叫被我顶上去?这刘教授也是个喜欢开车的人。</p>
“刘老师,这不是很好么?老师对我有恩情,现在正是回报的时候。而且,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在我老师的帮助下得以成熟的。”</p>
“老师就是我的带头人。”即便袁威宏不在,方子业也是表起了忠心。</p>
方子业的每一篇文章,袁威宏都不可能缺席。</p>
至少是二作起,很可能是通讯,共一作。</p>
如果低于二作的话,那肯定是其他人发表的文章,挂了两个人的名字。</p>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p>
八分的论著之恩,八百分以报,甚至更多,主打一个大家都开心!</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