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战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7章 藤田芳政的算计(1),影视剧中的王牌特工,龙战将,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忠义狗腿似的离开。</p>
张安平笑眯眯的坐到了姜思安面前,姜思安却收起了送走许忠义时候的笑,而是面无表情的看着眼前的女子。</p>
他的接头人只有张安平,哪怕和许忠义是师兄弟,两人都彼此知道底细,见面后也绝口不提卧底之事。</p>
而此时这个女子,却知道三万美元、两万美元之事,还知道紧急的联络暗语【宫廷玉液酒】——如果没有合理的解释,他可能要做出辣手摧花之举了。</p>
许是感到了他的杀意,女子突然笑了起来,紧接着声音慢慢变粗。</p>
姜思安直觉古怪,怎么这个声音这么熟悉?</p>
“冈本平次先生,意不意外,惊不惊喜?”</p>
熟悉的声音从女子口中发出,姜思安一个激灵,好悬瘫倒在地。</p>
“老、老师?”</p>
“嘘!隔墙有耳!”</p>
张安平用原声说道。</p>
姜思安三观大受冲击。</p>
“老师?真的是你?”</p>
姜思安小心翼翼的确认。</p>
“你觉得呢?”</p>
好吧,真的是老师。</p>
可……</p>
看着眼前这个头牌级的美丽女子,姜思安依然有种做梦的感觉。</p>
太夸张了!</p>
虽然知道老师的化妆术很厉害,可厉害到这一步,是他做梦也想不到的。</p>
“说正事,你说说你怎么认识藤田芳政的?”</p>
听到张安平这般说,姜思安立刻坐定,一五一十道:</p>
“南洋时候我和‘前身’(从美国以冈本平次身份坐船的替身)交接结束,上船后没多久,他就上船了。”</p>
“我是无意中听到有人唤他大佐,才知道这人是日军方面的人。”</p>
“后来在抵达上海离港时候,我导演了一出戏……”</p>
姜思安巴拉巴拉的解释起来。</p>
他被藤田芳政救了以后,就跟着藤田芳政来到了虹口。</p>
期间碰到黑龙会因组织护卫队募捐,看募捐到的金额极小,姜思安便将三分之一的身家捐了出去,并大骂虹口的同胞小气。</p>
(虹口日侨:小气你大爷,捐过一次了有木有!)</p>
这些行为被藤田芳政看在眼里,最终收下了这个拳拳赤子之心的学生。</p>
一万美元是个很大的数字,藤田芳政做梦也想不到会有人花一万美元来立人设。</p>
所以才轻易上当。</p>
当然,这也和姜思安(冈本平次)对中国人的“苦大仇深”有关。</p>
“不错。”张安平并没有说自己亲眼所见,夸奖一句后,低声问:“你对藤田芳政具体的身份有了解吗?”</p>
“有!他之前是奉天特务机关机关长的副手,前不久被任命为上海方面的总情报官。你上次见到的那个女的,南田洋子,是日本驻上海总领事馆特高课的新任课长。”</p>
“对了,藤田和南田这两个家伙,好像在谋划一件事,我无意中听到过几个字,应该是‘鸟工作’。”</p>
姜思安用日语重复了鸟工作这三个字。</p>
鸟工作?</p>
在日本谍报系统中,邀请中国知名人物出面带头亲日、投日的计划,叫【鸟工作】。</p>
“这件事你不要刺探,你注意下另外一件事。”</p>
张安平神色凝重道:“日本人提出了一个秘密换俘计划,他们想要我手里的43名日本间谍。”</p>
“他们之所以能掌握信息,是因为监狱被渗透导致信息泄露,我怀疑这件事幕后的推手就是藤田芳政和南田洋子,”</p>
“我们有三天的时间,三天内,我们要搞清楚日本人提出换俘的真正原因。”</p>
“是!”</p>
“时间不能太久,我先走了,以后你如果找我,可以通过许忠义,他是值得信任的。”</p>
“学生明白——老师,要不,您再待一阵?”</p>
张安平似笑非笑道:“你这体格,时间太久了不好——我补下妆就走。”</p>
说着他从手袋中掏出了化妆用具,简单的画了画后,就是一副春潮过后的样子,看得姜思安眼睛都直了。</p>
张安平慵懒的起身要走,姜思安幽怨的看着自家老师。</p>
“都二十分钟了,以后你万一达不成这个时间呢?”</p>
张安平的飙车让姜思安生出了欺师灭祖的心思。</p>
……</p>
从虹口回到秘密小屋后,张安平卸掉了女装,换回了张世豪的身份。</p>
这一次,他要去龙华监狱。</p>
特别组所抓的日谍,都安置在隶属于警备司令部的龙华监狱,他必须要搞清楚日本人为何看重这43名间谍。</p>
来到监狱后,他重新翻阅43人的资料。</p>
43名间谍,在酷刑下都交代过各种情报,履历也基本完善了,张安平翻了半天也没找出疑点。</p>
气得他都想挨个重审了。</p>
但这显然不可能,因为43名间谍要是重审,靠他一个人的话估计就是累死也办不到,反而容易打草惊蛇,让间谍意识到特务处的急迫——这反而会让日谍的嘴巴更紧。</p>
张安平思来想去,决定先做个尝试。</p>
他向审讯组道:“我提要求,按照我提的要求你们对这批日谍进行分组。”</p>
“将来华时间超过两年以上的挑出来。”</p>
“是情报组组长的日谍单独放置,满足第一个条件的备注下。”</p>
“向特高课负责的单独列出来,满足第一、第二条件的备注。”</p>
“被捕后全程都比较配合的找出来,满足第一、第二、第三条件的备注。”</p>
说完后,他问:“完全满足四个条件的有几个?”</p>
“报告组长,三个。”</p>
“三个吗?档案给我,我再看看。”</p>
张安平再一次翻阅档案,寻找着任何可能的蛛丝马迹。</p>
但结果依然是毫无头绪。</p>
他又查阅满足两个条件的间谍档案,一共九个人,认认真真看了半天,还是没头绪。</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