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四川人不说普通话的“硌”,那四川方言如何表达?,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巴蜀散人,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硌,音gè,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日常生活中,被硬物硌着的现象是常见的。比如鞋里进了沙子或小石子,脚被硌得慌;比如赤脚走在碎石路上,脚也被硌得慌;比如坐没有垫子的自行车后座屁股被硌得慌等。

最夸张的是安徒生童话故事《豌豆公主》,故事里面的公主,床上放了一颗豌豆,然后豌豆上面放了二十张床垫,她睡觉居然被豌豆硌着了。所以她被确认了公主身份,并得名豌豆公主。

四川方言中,基本不使用“硌”字。我们四川人一般说ngěn,本字“隐”,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前述描绘生活中被硌着的情形,四川方言中,“硌”字都可以用“隐”替换,补语通常说隐倒“痛;恼火;不舒服”等,一般不说“隐得慌”。

《广韵》隐,藏也。痛也。私也。安也。定也。又微也。

《国语》:勤恤民隐而除其害也。这里“隐”做名词,意为痛苦。

四川方言中,隐,方言音ngěn,动词,指触着硬物或凸起物而感到不适、疼痛或受到损伤。

隐,古汉语属影母,文部。

影、疑、云(匣)、以四纽在《切韵》音系中是四个完全独立的声母,多数学者将它们的音值分别拟为φ、η、γ、j。十四世纪以后,影、疑、喻(云、以)三纽在北方话中合流,其后进一步演变成了现代普通话的零声母。而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疑、影、云、以母字并没有统一演变为零声母。

四川方言中,“隐”作硌讲时,就不发零声母yin音,而是发疑母音ngěn。同四川话“恩”音,上声。

同时,“隐”作硌讲,古代文献中也大量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背靠资源从乡镇步入省委大院

渊孔

全民宗主:合成亿万傀儡

一朵青山

帮助何雨水,开启助人为乐系统

冀路生活

修仙:金丹就有九个道身怎么打?

梦回仙侠

有结局的事

一封漂泊的信

我有大爹,你没有,大爹救我

一缕清风自由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