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圣之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一千零七十章 涛声冲走乡愁,盛赋,明圣之君,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涛声冲走乡愁
饭桌上,宇文君吃相慢条斯理,可当眼角的余光瞥见岳父岳母吃饭比平日快了起来之后,宇文君也适当的快了些。</p>
想念家乡的人,此刻自然也是没有心情品尝这一顿饭的滋味如何。</p>
家乡的街道,家乡的河流,家乡的山脉,时时刻刻都在心底里浮现,虽不至于令人心情急躁不安,可乡愁犹如清晨的浓雾在心里化解不开。</p>
饭后。</p>
景父景母正准备去收拾东西,宇文君轻声提醒道:“不必收拾,日常工具,我这里都有,再者,此次也不会与乡亲们打照面。”</p>
“如今冒然碰面,也难免会更加割舍不下,再者,如今你们已脱离了曾经的窘境,部分乡亲们,看你们两人如今生活还算尚可,兴许会心生歹意。”</p>
“此类事不可不防。”</p>
“就算他们不能奈何你们,可若是发现曾经的故人,对你们有了些龌龊心思,想来你们心里也会五味杂陈的。”</p>
“有些事,最好永远都不知道结果。”</p>
景父景母怅然若失。</p>
时过境迁,许多人,许多事,都和以前不一样。</p>
唯一不变的,只有家乡的山水。</p>
“君儿所言极是。”景母深以为然道。</p>
嫉妒会让人心发狂,正所谓,富贵不还乡……</p>
“现在就走?”景父轻声询问道。</p>
实则景父的心里,已迫不及待。</p>
宇文君看了眼天色,再有一个时辰,君侯镇便会被暮色侵袭。</p>
这一个时辰,倒也足够岳父岳母,好好看看家乡的模样。</p>
“走吧。”宇文君轻声道。</p>
随即,心念微动,老两口只觉得天地倒转,下一刻,便来到了熟悉的山头上。</p>
君侯镇。</p>
居高临下望去,街道一如既往,只是路上多了几个玩闹的孩童,那座老宅里,已经长满了杂草。</p>
几个熟悉的人影,还是和从前一样,聚在枣树下面插科打诨。</p>
而将君侯镇一分为二的这条河流,与曾经比较起来,水位上升三尺左右,看来前些日子,这里曾经下过一场暴雨。</p>
对于老家的河流,老两口的印象极其深刻,他们从小在这里长大,同时,也曾亲眼目睹,蒲维清当初一指断沧澜的壮举。</p>
如今也算是略有修为,心中对蒲维清当初的壮举更是佩服不已。</p>
景父忽然对着宇文君小声问道:“你能一指断沧澜吗?”</p>
景母听到这话,也是第一时间看向宇文君。</p>
宇文君听到这样的问题,只觉得有趣,会心一笑道:“若只是君侯镇的这条河流,自然是不难,现如今的佩瑶也能轻而易举的做到此事。”</p>
“但若是海域,亦或是魔界的清冥大渎,以我和佩瑶的修为,几乎不可能。”</p>
“不过若是蒲维清院长的话,即便是北海,亦或是魔界的清冥大渎,依旧可以从容自信的做到一指段沧澜。”</p>
“论境界修为,院长大人依旧是当世最强者之一。”</p>
听到女婿这般回应,老两口的心里若有所思。</p>
片刻后,景父自嘲一笑道:“也是,我们如今也只不过是坐井观天,修为真的到了那一步之后,方可体会其中的艰难。”</p>
宇文君轻声笑道:“我们在周围四处走走。”</p>
老两口微微点头。</p>
老两口先后得到多种丹药加持,以及扶摇女帝也曾给他们体内注入了一股精纯的真元,虽说修为浅薄,但是在同境之中,能与他们匹敌的人,世上也没有多少。</p>
故而,只是登山,亦或是在山野之间来回纵跃,小范围内的御风而行,对于这老两口而言是易如反掌的事。</p>
如今有了境界修为加持,返回故乡,偷偷摸摸的丈量故乡的土地,这种心境,像是离开,又像是重逢,各种滋味涌上心头……</p>
在山野里,远距离看见了正在砍柴的熟人。</p>
在田地边缘,看到了正在除草的故交。</p>
在河流汹涌的大河之畔,远距离的凝望那座已经长满杂草的老宅。</p>
不知不觉间,老两口的眼眶渐渐湿润。</p>
看似心绪难受,实则他们又是幸运的。</p>
大争开始以来,不知多少青壮,死在了战场上,就连尸骨在何处,都无处可循。</p>
上了年岁的父母,每一次都呆呆的坐在门口,期盼着儿女会在不经意间,从不远处的岔路口上归来。</p>
许多期待,到了最后,只能沦为泡影。</p>
某些时刻的分别,其实就是毫无悬念的天人永隔。</p>
而这样的辛酸事,世上不知还有多少。</p>
故而,这老两口是极其幸运的。</p>
不知不觉间,君侯镇被夜色包围,各家各户的人们返回屋内,至此,宇文君才带着老两口,来到了街道的边缘地带。</p>
有几户人家,修建了新的房屋,还有几户人家,已是残门锈锁满院荒凉。</p>
“待会儿我们找个地方野炊,在家乡的河流里垂钓几条鱼儿上来,酱料我这里有,到时候小酌几杯,以慰心怀?”宇文君试探性的对着景父景母提议道。</p>
景父闻言,默然点了点头,眼眶依旧红润,若不是担心在宇文君面前嚎啕大哭起来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恐怕两人早就大哭了起来。</p>
不知过了多久,景母轻声询问道:“君儿,若有机会,可以让这里的乡亲们的日子,稍微好过一点吗?”</p>
“我知道还有许多人过的不好,可这也是我的一片私心,不知能否……”</p>
景父也是直勾勾的看向了宇文君,眼神深处,似带着几分乞求。</p>
家乡始终都是家乡,哪怕已经不在这里居住,可心底的乡愁,还是让这老两口想要将家乡建设的更好,这里的人们生活的更加富足从容。</p>
以宇文君手中的权力,只是改写君侯镇人们的命运,也只不过是一道折子事情的而已。</p>
可宇文君却摇了摇头道:“不可。”</p>
“这对于其余的镇子不公平,不能因为,这里是你们的故乡,我就要让他们过上富足从容的日子,世上还有许多村庄里的人,正过着苦不堪言的日子。”</p>
“此事我无法徇私,也有违当下的新政。”</p>
“天下事,坏就坏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让公平彻底沦为了书本里的传说。”</p>
“还请爹娘见谅,若是佩瑶在这里的话,也会与我做出同样的决定。”</p>
见宇文君态度坚决,且有理有据,老两口心里只好作罢。</p>
宇文君却不忘宽慰道:“放心,待得新政落实下来之后,君侯镇自然会变得更好。”</p>
老两口轻微应了一声,也并未记恨宇文君的回绝,因为女婿是正确的。</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