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杨慎的嘱托
青红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章 杨慎的嘱托,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青红,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杨慎轻笑道:“你做了我这几年副手,已有能力独揽大局,我也没什么可教你的了。”
沈炼默了下,问:“对此次田亩清丈,杨大人怎么看?”
“田亩清丈不是什么稀奇事,我大明皇帝几乎都推行过,效果肯定是有的,至于有多大,至于是百姓出血多,还是士绅出血多,就只能看戚继光了。”
杨慎喘了口气,说道,“戚继光这个人你当也知道,是个打仗的好手,品性极好,却也很会做官,懂得圆滑,你不能全指望他。”
“下官明白。”沈炼微微点头,面色有些阴郁,“如此好的国策,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实在令人不甘。”
杨慎轻笑道:“你也不年轻了,又做了这些年的官,怎还如此天真?”
沈炼默了下,自嘲一笑:“老毛病了,改不了,也不想改。”
“好一个不想改,也改不了。”杨慎浑浊的眸子迸发出亮光,气色都好了一些,“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令田亩清丈的效果更佳,不过要担风险,你可愿听?”
沈炼一怔,长长一揖:“请杨大人明言。”
“揽权!”
杨慎说道, “原则上,巡抚是省级权力最大的官员,总揽军事、刑狱、吏治……几乎什么都能管,就连布政使亦要退避三舍。今南直隶虽分成了江苏和安徽,可无论我,还是即将接任的你,都有这两省的直接管辖权,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干预。”
沈炼微微颔首:“杨大人不说,沈炼也会这么做。”
“不,你还没明白,”杨慎着重说道,“巡抚有总揽军事之权。”
沈炼怔了怔,随即道:“杨大人的意思是,无条件给戚继光足够的支持,让他放手去干?”
“不止如此。”
杨慎沉吟着说:“巡抚有总揽军事之权,而戚继光又在你的辖下……我真正的意思是,通过戚继光,总揽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的田亩清丈,以戚继光为媒介,以这个相对合理的理由,去干预四个省的清丈田亩。”
沈炼豁然一惊:“如此,不合规矩吧?”
“这得看怎么理解了,从戚继光这算,你师出有名,而且……”杨慎又喘了口气,才继续说道,“只要你舍得一身剐,无条件去支持戚继光,让他上纲上线,皇上只会开心,当然了,这样做极可能影响你的仕途,不过,在清丈田亩期间,不管群臣如何弹劾你,皇上都会顶着压力不作为,因为你和戚继光实实在在为国帑创了收……咳咳……”
沈炼连忙倒上一杯温茶,扶杨慎坐起身,喂他饮下。
杨慎舒了口气,缓缓道:“这个借口并不充分,你若上疏朝廷,且不说内阁和通政司那一关过不了,就算过了,皇上也不好主动开这个口子,所以只能先斩后奏!”
杨慎叹道:“诚然,不管皇上如何欢心,事后都会对你做出处罚,不过,大概率不痛不痒。这个险你可愿冒?”
沈炼只犹豫了一瞬,便道:“如此利国利民之事,沈炼怎敢惜身?”
“果然,永青侯的眼光,一如既往的好。”杨慎轻笑了笑,道,“可惜啊,我已行将枯木,不然……”
“杨大人切莫如此,我也是大明官员,食君之禄,为国尽忠,此乃本分。”
杨慎吁了口气,微微点头:“你说的是,那我也不矫情了。”
沈炼说道:“杨大人好生歇养,您已为大明尽了力所能及的全部,接下来,就全权交给下官吧。当初太上皇命我来此,就是为了今日。太上皇说我做锦衣卫屈才,我怎好让太上皇失望?”
说着,就要扶杨慎躺下。
杨慎却道:“我还有话要说。”
沈炼动作一顿,“请杨大人示下。”
杨慎似乎不知从何说起,沉吟了好一阵儿,才道:
“你有没有发觉……大明有一些不一样了?”
沈炼点头。
杨慎说道:“永青侯之前交代过我,让我交代你一些话,我也这么做了,只是你……你没有意识到。”
“下官愚钝,杨大人不妨明言。”
杨慎默了下,道:“永青侯不想我明言。”
“?”
“可我觉得还是明言才好。”
“……杨大人请说。”
“孟子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此话,你是否认同?”
沈炼没想到杨慎会由此一问,诧异道:“难道杨大人不认同,还是说……永青侯有高见?”
“都不是,我很认同,永青侯亦深以为然。”
杨慎说道,“可若是真正去践行这句话呢?”
沈炼一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