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老手带队,一大锅白软馒头
一只九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1章 老手带队,一大锅白软馒头,穿梭机故障,滞留古代当农民,一只九加,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王冬麦教得非常仔细,厨娘学的也极度认真,连说带做,每一步子怎么走,每一个动作的目的是什么,她都讲得非常细致。
就连在冬天如何利用灶台余温催发面的注意事项都说得非常清楚。
连带挤在门口和窗户边看热闹的公子小姐丫鬟仆从们都努力地竖着耳朵听。
一场教学下来,王冬麦感觉身心舒畅,她可太喜欢这种在自己得心应手的事情上,教授人们的示范了。
王冬麦示范着和了一盆面,厨娘跟着和了一盆,俩人用两个锅灶做了一次催发,然后众人或留或散,等一个时辰后面发了后再来。
一个时辰过得非常快,甚至都没到一个时辰,王冬麦和的面就已经发好了,她在膨胀的大面团上拉出一个豁口,给跟来看热闹的众人展示发好的面是什么样子的。
然后就是厨娘展示自己跟着和的面,众人一看,跟着王冬麦学着做的,果然发得好,赞叹不已。
然后就是融碱片,加碱水。
等到碱水加完,原本很多气孔又膨胀的面团复又变小,众人惊诧连连。
然后等厨娘这一步骤做完,王冬麦让她把加了碱水又揉搓好的面团重新盖在面盆里,再放到锅盖上。
为何不继续放锅灶里,主要是因为这里不需要第二次发酵,只需要将刚才用力揉搓变硬的面团松弛一刻钟就好。
所以再放进有余温的锅灶里就没有必要了。
厨娘在总结加面碱的步骤,往常她就是被拦在这一步上,每一次做都出岔子,她要搞不清楚哪里出了问题,少一步或者多一步。
今天跟着王冬麦做了一次,她似乎想起来,以前她错的最多的,是碱水加的不过均匀,这是最大问题,然后要不是碱片加多了,就是面加多了,因为她从来没有比较过面和碱水的比例。
所以这一次,她从和面开始就记下了用了多少面,融碱片的时候对比了一下这个比例,然后在心里有了一个固定的数目。
这倒也不是厨娘笨或懒,而是她没有做过馒头,不知道这是需要注意的步骤。
有了王冬麦这次的示范,厨娘意识到了加碱水的重要性和面碱的比例,下一次,只要不出大差错,再按这个步骤做下来的馒头一定不会差。
“看戏”的众人,再一次感叹做饭的不易,也感叹王冬麦的“手艺”。
众人不走,就在厨房一边说话,一边准备待会蒸馒头的锅,等时间一到,王冬麦便开始教厨娘做馒头。
这一步就很简单了,从盆里的面团里揪出一个个小面团,再揉搓成一个个圆圆的小团子,然后放置到提前准备好的锅里。
锅内添了小半的水,上头搭着一个蒸馒头用的竹篦子,又盖上一层蒸布。王冬麦和厨娘二人不断地揉搓出一个个的小面团,尤其是王冬麦,手快的令人应接不暇。
有人夸她厉害,王冬麦笑了笑说道:“不过是做熟了而已,谁做熟了都是这样的。”
两人两盆面,做出来正好一大锅的馒头,蒸垫上还有几个空位没面团放了。
不过这次也是因为教学的缘故,王冬麦和厨娘两个人和的面都不是特别多。
按照刘家的人口,王冬麦每一次都会和至少能做两锅的馒头,今天的数量对她来说,简直的小菜一碟,少的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