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他从未深思熟虑过这些
君子兰888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5章 他从未深思熟虑过这些,盗墓:我的摸金系统瞒不住了,君子兰888,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杜子明转头看向这个身穿黑袍的中年男子,猜测他是谁,随后拱手道:“此言未必妥当。”
“若是殿下只是一名普通的千夫长或小校,确实无需多虑,但殿下肩负镇守边疆的重任,这本就是职责所在,怎能不居安思危?不提前演练?难道非要等到朝廷下令,或者敌寇入侵,殿下才意识到需要行动吗?”
“身为一军主帅,理应时刻准备应对战事。”
“也应为可能出现的战事,甚至突发状况,或者假设一场战事,提前做好防范,若是一切都等待朝廷决定,待到真正发生,岂不是错失良机?那殿下何必执着于领兵?安心做个普通将领不好吗?”
朱承晖眉头紧锁。
但他无法反驳。
的确,他从未深思熟虑过这些。
尤其是去年北征刚刚结束,他满心都是操练兵马的事,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过北征的战略部署,经杜子明提醒,他才猛然醒悟,自己哪里像个统帅的模样?
完全依赖临阵指挥。
但父皇和岳父会这样做吗?
不会。
朱承晖的回答坚定。
杜子明摇了摇头。
他说:“既然殿下对战事谋划缺乏准备,那想必练兵应该有所成效。”
听到这话。
朱承晖的神情略显放松。
若是杜子明一直纠缠不休,他还真不知如何应对。
燕王此刻少了往日的从容,眉宇间透着几分慎重与凝重,说道:“说到领兵打仗,我确实缺乏经验,但说到操练士卒,我还是颇有信心的。我虽只有三卫,却敢说天下无人能敌。”
“这就是我的长处。”
夏之安微微一笑,并未对燕王的话表示怀疑。
但他心中清楚,自己见识过现代军队的他,想要挑出现代化军队的问题易如反掌。
更何况燕王有一个致命缺陷。
太过自负。
而他正是要摧毁燕王的这份自信,唯有彻底震慑住燕王,才能更轻松地接过指挥权或者借助他的力量。
夏之安缓步走到战场 ** ,环顾四周后,目光停留在一杆乌黑的火铳上。他伸出手,带着笑意问:“能否让我试一下?”
燕王见夏之安一眼就注意到那火铳,不禁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他摆手示意:“既然你有兴趣,不妨让你看看。”
“这是三眼铳。”
“乃我大明最为精良的火器之一。”
燕王下巴微扬,眼中流露出几分骄傲。
火器最早出现于宋代,后来被金人模仿,造出了“飞 **”。
南宋将其改良为“突 **”,不过此时的 ** 射程极短,主要喷射火焰和铁砂,非常不稳。
到了元代,天下出现了单眼铳与三眼铳。
这时的火铳已与以往大不相同,装填物从铁砂变为 ** 和弹丸,点燃方式也改为火绳或燃香,尾部还装有木棍便于握持。当弹丸射尽后,这沉重的三眼铳还能当作钝器使用。
太祖皇帝在见识到火器的巨 ** 后,对其极为重视。
如今的大国,兵器由专设的工坊与兵械司管理,且实行统一规格的制作工艺。
部分武器表面刻有铸造日期、制造地、重量、工匠姓名以及适用场合的文字标记,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管理规范。
洪武十三年,某君曾颁布命令:每百名士兵配备十杆枪械、二十副盾牌、三十套弓箭以及四十支长矛。
这一切都表明那个时代对枪械的高度重视。
赵元颔首。
他当然识得这是枪械。
他接过查看,瞄了一眼引线后归还,并询问道:“此物可击多远?威力几何?”
李修皱眉。
他对赵元为何关注这些感到疑惑。
但李修并未阻止,示意被问话的士兵退下。
那士兵略显紧张,望向赵元手中的器械说道:“回禀大人,此枪重六斤,需药三钱,铅子二钱,射程约十步至两百步,然而真正有效的距离仅四十步之内。”
“然其发射时声响巨大,烟雾弥漫,即便超出四十步,仍能震慑敌人。”
赵元注视着士兵,继续追问:“也就是说有效范围只有四十步,那么四十步内的准确性如何?是否能够一击必杀?装填是否便捷?耗时多久?使用中是否存在 ** 或操作不便的问题?”
赵元一口气问了许多。
士兵面色微变,偷瞄了一眼李修,显得有些胆怯。
李修眯起眼睛,狐疑地打量着赵元,主动问道:“你为何要问这些?”
“枪械比你想的复杂得多,种类也多于你的想象。”
“用于个人携带的是手铳,而守城或战船常用的是碗口铳、盏口铳以及多管铳等。不过这类器械关乎生死,确实存在装填繁琐、精度不佳的缺陷,但在战场足够实用。”
“最重要的是它能让敌方战马受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