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章 司马诡计,冠冕堂皇
天命帝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795章 司马诡计,冠冕堂皇,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天命帝王,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幽燕只是淡淡的一笑,然后冲着张辽微笑着回礼。</p>
“张将军怎么对那个小侍女感兴趣?”</p>
刘虞似乎捕捉到了张辽的目光,然后笑着说道:“若是张将军喜欢,等会我让人给张将军送去。”</p>
张辽笑着摇了摇头:“襄贲侯多礼了,我只是觉得她长得有些像是我曾经见过的一个故人,故此而多看了两眼。”</p>
“哦?”</p>
刘虞一挑眉毛笑着说道:“看来张将军也是个念旧之人啊。”</p>
“不知道张将军说的这位故人是.......”</p>
“当年,我追随王上去往鲜卑追击王柔一家,在鲜卑弹汗山时,见到了许许多多被掠去鲜卑终身为奴受尽折磨的汉人。”</p>
“那时我就暗自发誓,如果有一天,我张辽为将一定要一扫塞北绝对不让胡人南下牧马掠夺汉民。”</p>
“那些汉民有的在鲜卑已经被掠去了十几年,有的是全家一同被掠去。”</p>
“有些则是还在少儿时期就被抓了去,在那里长大。”</p>
“王上当时愤怒,一把大火烧了弹汗山,而从中解救出了不少汉民。”</p>
刘虞看向张辽。</p>
这是段羽的成名之战,也是因为这一战,让段羽走上了洛阳的朝堂,得到了当时灵帝的奖励,这才成功的迈出了第一步。</p>
“原来如此啊。”刘虞感叹道:“凉王果真是忧国忧民啊。”</p>
张辽笑笑:“那是自然,不说这个了,我今天来,还是为了昨天的计划,不知道襄贲侯考虑的如何了?”</p>
两人说话的时候就已经来到了正厅内。</p>
邀请张辽坐下之后,刘虞便让侍女端来了茶水。</p>
“既然张将军已经决定了,那我自当全力配合,只不过调遣兵马,征发徭役都需要一段时间,还请张将军耐心等待一段时间。”</p>
“等我准备好了,一定会立刻按照张将军的部署来执行。”</p>
“只求这一战能尽全功。”</p>
张辽微微点头:“既然襄贲侯没有意见就好,那我就静候佳音了。”</p>
出使辽东公孙度需要时间,而刘虞口中的征集徭役,准备粮草不过都是为了出使辽东做时间上的拖延而已。</p>
眼看着张辽并未察觉端倪,刘虞的一颗心也放在了肚子里面。</p>
..............</p>
司马防还有诸葛珪两人居住的府邸后宅。</p>
诸葛珪依旧站在刘备的马棚前。</p>
中午阳光火辣。</p>
刘备站在马厩的阴影当中,周围充斥着马粪的味道还有一些萦绕的蝇虫。</p>
然而刘备却丝毫不在意。</p>
“很不错。”</p>
听闻诸葛珪说起上午和刘虞的会谈之后的刘备满意的点头:“如此一来,凉州军必然在此折戟沉沙。”</p>
“接下来就是出使辽东公孙度了。”</p>
“使君准备一同前往吗?”诸葛珪看着刘备问道。</p>
刘备闻言之后点了点头:“自当要去,我要亲眼看到段羽的那些部将战死沙场,我要让段羽感受我曾经感受过的痛苦!”</p>
.............</p>
五月的辽西郡,烈日炙烤着夯土城墙,干燥的风卷起细碎的黄沙,掠过城头猎猎作响的"汉"字旌旗。</p>
护城河水位已降至腰际,裸露的河床裂开蛛网般的纹路。官道上运粮的牛车吱呀碾过,车辙扬起尘土,惊起路边枯草丛里窜出的沙鼠。</p>
城池东北角矗立着朱漆铜钉的府邸,三重檐的歇山顶压着灰陶瓦当。</p>
府门两侧立着鎏金辟邪石兽,獠牙在日头下泛着冷光。</p>
穿过影壁,中庭的鱼池泛着浑浊的绿,几尾锦鲤蔫蔫地贴着池底青石。</p>
回廊里侍女捧着冰鉴匆匆走过,葛布裙裾扫过彩绘地砖,带起几片凋落的合欢花瓣。</p>
正堂内,青铜冰鉴散着丝丝凉意,却压不住主座上那人眉间的焦躁。</p>
“诸君,凉州军已经围攻卢龙塞一月有余,徐荣数次求援望我增派兵马。”</p>
公孙度看着殿下坐着的众人说道:“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卢龙塞必破,而我等也终究要沦为段羽的阶下之囚,现在当如何是好,还请诸君想想办法。”</p>
坐在主位的上不是别人,而正是公孙度。</p>
除去公孙度之外,厅内还坐着数人。</p>
其中有公孙度的长子公孙康,以及公孙度麾下的谋士柳毅还有阳仪。</p>
除此之外还有三名文士打扮的中年人。</p>
此三人分别名为管宁,邴原,王烈。</p>
管宁字幼安,北海朱虚人,名士大儒,自幼饱读经书,因其不慕名利而闻名。</p>
其远祖乃春秋时代的齐国贤相管仲。</p>
虽然此时的管宁身上穿着一件文士儒袍,但那八尺有余的身高却极为的显眼。</p>
邴原字根矩,北海朱虚人。年轻时与割席断义的管宁齐名,都以节操高尚著称于世,州府下令征召他们出仕,两人都不愿为贪图荣华富贵去做官。</p>
邴原少年丧父,家境贫寒,但笃志向学,因感动塾师而免费入学,遂有“邴原泣学”的佳话。</p>
黄巾之乱起后,邴原与管宁同往辽东避祸。</p>
王烈,字彦方,并州太原人。</p>
比起邴原与管宁,王烈来辽东避祸则不是因为黄巾之乱。</p>
黄巾之乱仅限于中原地带而没有影响到凉州并州。</p>
王烈之所以来辽东,则完全是因为另外一件事情。</p>
因为王烈的出身。</p>
王烈出身太原王氏,和太原王允乃是同族。</p>
而因为王允一事彻底得罪了段羽,太原王氏几乎被段羽斩尽杀绝。</p>
只有当时不在太原的王烈逃得一命。</p>
但随着段羽的名气和势力越来越大,王烈也不得以不远离中原。</p>
此三人原本都是来避祸的,也没有在辽东任职官员之位。</p>
以往的时候公孙度也算是相敬如宾不去打搅。</p>
但是最近几天,公孙度频繁的请他们来参加辽东的议政,这也让几人很是无奈。</p>
而除了管宁,邴原,王烈三人之外,坐在邴原身后还有一人。</p>
此人此人相貌堂堂,一身盔甲,光是坐在那里,就给人一种极为悍勇的感觉。</p>
眼见众人依旧没有一个开口的,公孙度心中仅剩下的耐心也被磨没了。</p>
于是看向管宁,邴原,王烈说道:“我知诸位为何不愿帮助,无非是惧怕那段羽,怕日后段羽攻破辽东然后清算旧账而已,既然如此,那我也不为难各位了。”</p>
说着公孙度便站起身来准备下逐客令。</p>
然而还不等公孙度说话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就从外面传来。</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