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扒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75章 初次交手,科举,张时安带头开卷,玉米扒舞,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而当他们一群人,进入人家的学堂之后,环境倒是次要的。

就是这种学习氛围,让众人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

没想到,崇阳书院的学子,在课堂之上,跟他们也一样,埋头苦看,专心到连头都不愿意抬的程度。

反应过来又是一愣。

好像这个习惯,他们也是后来才有的变化。

而这一切的变化,就是因为班上,那几个卷王。

而,这样的高级学府,这样的师资力量,这群学子还这般努力,心中,突然就有些沉重。

看着,那位乔公子,让他们自便,给他们安排好坐位置之后,人家头也不回的,就拿起了手中的书看了起来。

致远书院的人也不磨蹭,人家都这么努力,他们,本来就技不如人,多耽误一点时间,他们就落后的越远。

崇阳书院的晨光透过窗棂洒进讲堂,映照在埋头苦读的学子们身上。

当崇阳书院的潘夫子走进来,看着里面的氛围跟以往没有任何不同。

要不是他看着突然多出来的二十几位外来学子,还真有些,怀疑,没有出现任何变化。

目光扫过底下专心致志的学子,心中不禁生出几分欣慰与意外。

欣慰的是,自家书院的学子读书用功刻苦,天赋卓然;

意外的是,致远书院新来的学子竟融入得如此之快,功课上也毫不懈怠,用心至极。

他心中暗想:“看来,这次致远书院的好苗子,也不少。”

潘夫子轻轻咳嗽一声,声音虽轻,却如清泉击石,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致远书院的学子抬头望去,只见台上的夫子一身素雅长袍。

衣料虽不华贵,却裁剪得体,显得格外庄重。

他腰间系着一条深色丝绦,绦上挂着一枚古朴的玉佩,随着他的动作微微晃动,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夫子的面容清瘦,眉宇间透着儒雅之气,双目如炬,眼神中带着几分锐利,仿佛能洞悉人心。

他的发髻梳理得一丝不苟,鬓角微白,却更添几分沉稳与威严。

随着崇阳书院的学子率先起立,致远书院的学子也纷纷跟着起身,齐声行礼:

“夫子安好!”

声音整齐划一,回荡在讲堂之中。

潘夫子微微颔首,回了一礼,随后温声说道:

“诸位学子,今日有幸与致远书院的同窗共聚一堂,老夫心中甚慰。

远道而来的学子们,欢迎你们来到崇阳书院。

愿你们在此畅所欲言,与崇阳书院的同窗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他的声音温和却不失力度,言语间透着一股令人信服的力量。顿了顿,他继续说道:

“今日,我们便从《论语》中选一段,细细品读。”

潘夫子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几个大字,笔力遒劲,字迹如行云流水。

他转过身来,目光扫过众人,缓缓开口:“此句出自《论语·为政》,字面意思浅显,却蕴含深意。

学而不思,则如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思而不学,则如无源之水,终将枯竭。学与思,二者缺一不可。”

他顿了顿,见学子们纷纷点头,便继续说道:

“学,是汲取前人之智慧;思,是将所学化为己用。

若无思,学便是死学;若无学,思便是空想。

譬如农夫耕种,若不思土壤之肥瘠,气候之变化,纵然勤勉,也难有收获;

反之,若只思而不耕,终究是纸上谈兵,徒劳无功。”

潘夫子的声音渐渐提高,语气中带着几分激昂:

“诸位学子,读书之道,不仅在于背诵经典,更在于融会贯通。

你们需以思为犁,以学为种,方能在这知识的田野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他目光如炬,扫过堂内每一位学子,声音沉稳而有力:

“今日,我便以此句为引,望诸位在求学之路上,既勤学,又善思。

唯有如此,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所学。”

堂内一片寂静,学子们听得入神,仿佛被潘夫子的话语带入了一个深邃的思想世界。

致远书院的学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之色,心中暗叹:“崇阳书院的夫子,果然名不虚传!”

潘夫子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学子们坐下,随后开始详细讲解《论语》中的其他篇章。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肃庄重,引得学子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凝神思索。

讲堂内的气氛既庄重又活跃,仿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学子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张时安他们的双眼也是亮了又亮,果然,本来以为致远书院的夫子就已经很厉害了。

这崇阳书院的夫子,更是不得了。

只不过,在听了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授业之后,总算是来到了他们,昨日就设想过的场面。

台上的潘夫子手持一卷古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的学子们。

他微微一笑,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我便出几道题,考考诸位。

题目虽不艰深,但若要答得透彻,却也不易。”

说罢,他轻轻展开书卷,念出了第一道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此言何解?”

崇阳书院的学子们闻言,纷纷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作为东道主,他们自然不愿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

再加上,这种时候,可没有礼让之分。

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学子站起身来,拱手一礼,朗声道:

“夫子此言,意在强调君子应当注重根本。‘本’者,乃德行、学问之根基。

唯有根基稳固,方能衍生出正道。譬如树木,根深则叶茂;

譬如江河,源远则流长。君子修身,亦当如此,以德为本,以学为基,方能成就大道。”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阵赞叹之声。

潘夫子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紧接着,崇阳书院的另一名学子站起身来,补充道:

“不仅如此,‘本立而道生’还意味着,君子应当从自身做起,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若人人皆能务本,则天下自然归于正道。”

崇阳书院的学子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他们的回答或引经据典,或结合实际,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最佳女婿

林平之

超级定位之搜刮全宇宙

自带BGM

都离婚了,必须浪起来

柚子要起飞

鬼作家

一叶翩翩飞

综影视之宫斗赢家

鹿归柚柚

重生2014:我,刑侦之王

胖又没吃你家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