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不相聚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3章 七月十五之十字路口,民间传奇故事集录,余生不相聚,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民间那如浩渺星河般的传说长河里,七月十五宛如一颗神秘而又诡异至极的明珠,散发着幽冷而令人胆寒的光。每至这一日,夜幕便如同一块沉甸甸的、浸满了黑暗颜料的巨大黑布,从天际边缘缓缓地、无情地落下,以一种不可阻挡之势将整个世界严严实实地笼罩在一片阴森恐怖的氛围之中。而十字路口,这个在平日里看似平凡无奇、仅仅是交通往来节点的地方,便在此时仿若被神秘力量点化一般,摇身一变,化身为阴阳两界那令人毛骨悚然、胆战心惊的交汇之处。
古老的传说如同氤氲的迷雾,在悠悠岁月中肆意弥漫。世世代代的人们口口相传,那些孤魂野鬼,就像是被一股无形却又强大无比的绳索牵引着,在这个特殊得如同禁忌之期的夜晚,从各个阴暗潮湿、被世人遗忘的角落如潮水般纷纷朝着十字路口汇聚而来。他们的身影形态各异,有的身影模糊不清,仿若被岁月无情地侵蚀,只剩下一团若有若无的残像,像是风中即将飘散的轻烟;有的则带着生前深深的怨念,眼神中闪烁着幽绿如鬼火般的光,那光芒中似乎蕴含着无尽的痛苦与仇恨,令人不敢直视。他们或为了寻找前世那千丝万缕、错综复杂的羁绊,或许是一段缠绵悱恻却又充满遗憾的爱情,那爱情如同绽放在黑暗中的荆棘之花,美丽却又伤人,他们渴望在这短暂的相聚时刻,找到那个曾经深爱的灵魂,倾诉那积压已久的情感;或许是对亲人未说出口的遗言,那些话语如同哽在咽喉的鱼刺,在生命消逝的瞬间成为了永恒的遗憾,他们希望能在这十字路口的特殊氛围中,将那些饱含深情与愧疚的话语传递给另一个世界的亲人;又或仅仅是渴望在这一年一度的时刻,从人间获取一丝慰藉,一丝温暖,哪怕只是那纸钱燃烧时短暂的热度,那热度对于他们来说,就像是黑暗中唯一的火源,虽微弱却珍贵无比。
当夜色如同黑色的潮水完全淹没大地,月色如霜,冷冷地洒在十字路口。然而这月色却没有丝毫的温馨之意,它像是一位冷漠的旁观者,又像是给这个充满神秘与恐怖的地方披上了一层冰冷彻骨的纱。阴风阵阵,从四面八方如脱缰之马般呼啸而来,那风声犹如无数鬼魂的悲嚎,凄厉而哀怨。那风如同冰冷的爪子,划过每一个经过之人的肌肤,让他们不由自主地打个寒颤,仿佛那风携带着来自地府的寒意,能直接穿透人的灵魂。风中似乎夹杂着若有若无的呢喃,那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声音,模糊不清却又让人毛骨悚然。那声音像是在诉说着生前的冤屈、死后的不甘,又像是在呼唤着某个熟悉的名字,在风中飘散开来,如同鬼魅般萦绕在人们的耳边。在这十字路口的每一个角落,黑暗仿佛都在蠕动,似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窥视,那目光中充满了渴望、哀怨和不甘。那些眼睛就像是黑暗中的点点星光,只是这星光带来的不是希望,而是无尽的恐惧。老人们常常一脸严肃地告诫晚辈,若在这个时刻经过十字路口,千万不要回头,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背后会跟着什么。那可能是一个满脸血污的恶鬼,正张着血盆大口,口中散发着腐臭的气息,那气息仿佛能将人的灵魂都腐蚀;也可能是一个双眼空洞的幽灵,伸出苍白如纸的手,准备搭在你的肩头,那双手如同冰冷的枷锁,一旦被触碰,就会被拖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而在这无数神秘莫测、令人胆寒的传说中,有一个故事如同夜空中最亮的鬼火,在众多传说中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关于一位身着白衣的女子的传说,这个传说就像一颗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的恐怖种子,不断地生长蔓延。每到七月十五的夜晚,当午夜那沉重而又阴森的钟声敲响,回荡在寂静的夜空,她就会如幽灵般准时出现在十字路口。她的白衣在夜风中飘动,像是一朵盛开在黑暗中的苍白花朵,那花朵在风中摇曳生姿,却又散发着死亡的气息。她总是静静地蹲在那里,面前摆着一堆纸钱,那纸钱在月色下显得格外惨白。她手中拿着一根燃着的火柴,微弱的火光在风中闪烁不定,仿佛随时都会被黑暗吞噬。她的动作轻柔而缓慢,点燃纸钱的瞬间,火苗蹿起,照亮了她那苍白如纸的面容。她的眼神空洞而深邃,像是两个无尽的黑洞,直直地盯着那燃烧的纸钱,眼中没有丝毫的情感波动,只有一种深深的执念。她的嘴唇微微蠕动,口中念念有词。她的声音很低,像是从地下传来的叹息,在风中飘散,却又似乎能传入每一个经过者的耳中。那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语言,仿佛在与另一个世界的灵魂沟通,倾诉着她的思念、哀怨或者是请求。那语言如同神秘的咒语,蕴含着未知的力量,让听到的人不寒而栗。
有一次,一位年轻的旅人,因赶路错过了客栈,在这个不祥的夜晚,如同一只迷失方向的羔羊,误打误撞地来到了这个十字路口。他本就听闻过此地的传说,心中早已忐忑不安,犹如怀揣着一只受惊的小鹿。当他看到那白衣女子时,恐惧瞬间如汹涌的潮水般攫住了他的心。他的双腿开始发软,想要转身逃离,可双脚却像被钉在了地上一般无法挪动,仿佛有一双无形的大手紧紧地抓住了他。女子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微微抬起头,那空洞的眼神看向他,仅仅一眼,女人便感觉灵魂仿佛被抽离了一般。他的身体开始不受控制地剧烈颤抖,冷汗如雨点般湿透了衣衫,贴在他的后背,让他感到一阵寒意。就在这时,一阵阴风吹过,纸钱的灰烬漫天飞舞,如同黑色的雪花,迷住了旅人的双眼。等他好不容易恢复视线,那白衣女子却已消失不见,只留下未烧尽的纸钱在风中打着旋儿,像是一只只黑色的蝴蝶在翩翩起舞。旅人再也无法忍受这种极致的恐惧,发了疯似的逃离了这个可怕的地方。从此,这个故事便在民间越传越广,如同瘟疫般迅速蔓延,让这个十字路口在每年的七月十五都充满了无尽的传奇色彩,成为了人们心中一块神秘而又禁忌的领域,仿佛是一道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让人们对其敬而远之。
在这个特殊的夜晚,十字路口周边的人家都会紧闭门窗,仿佛这样就能将恐惧和那些游荡的灵魂拒之门外。屋内一片漆黑,没有一丝光亮,人们就像一只只受惊的刺猬,蜷缩在自己的小窝里。孩子们被早早地哄睡,他们在睡梦中或许会被噩梦惊扰,发出几声低低的抽泣。大人们则守在床边,大气都不敢出,眼睛紧紧地盯着门窗,仿佛那些鬼魂随时都会破窗而入。偶尔有几声狗吠,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突兀,那是连动物都能感受到的恐惧。狗儿们竖着耳朵,毛发直立,对着黑暗狂吠,它们的叫声在夜空中回荡,更增添了几分紧张的气氛。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到几乎凝固的气氛,仿佛整个世界都在等待着什么可怕的事情发生,就像暴风雨来临前那令人窒息的平静。
而在十字路口的地下,仿佛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涌动,那力量如同沉睡的巨兽,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渐渐苏醒。传说中,这里是通往地府的一个隐秘入口,在这特殊的日子里,那扇通往地狱的大门会微微开启,放出那些被囚禁的灵魂。地府的恶鬼们也会趁机溜出来,在人间寻找猎物。他们在黑暗中穿梭,闻着人类恐惧的气息,如同闻到了最美味的食物。那些被束缚在人间的孤魂野鬼,有的是含冤而死,他们的灵魂不得安息,在十字路口徘徊,希望能找到为自己申冤的机会。他们的身影在黑暗中若隐若现,眼中闪烁着悲愤的光芒,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自己的冤屈。有的则是对人间尚有留恋,不愿离去,哪怕只能在这一晚感受一下熟悉的气息。他们在十字路口游荡,回忆着生前的点点滴滴,那些美好的回忆就像一把把双刃剑,既给他们带来慰藉,又让他们更加痛苦于自己的死亡。
在十字路口的一角,有一棵古老的槐树。它的树干粗壮,树皮干裂,像是一张张痛苦扭曲的脸,那些纹路仿佛是岁月和苦难留下的痕迹。树枝上挂满了破旧的布条,那是人们为了安抚那些灵魂而系上的。每到七月十五,这些布条在风中疯狂地舞动,像是无数只挥舞的手臂,在向黑暗中的灵魂示威。树下有一个小小的神龛,里面供奉着不知名的神灵。神龛前的蜡烛早已熄灭,只剩下半截残烛,周围布满了灰尘和蜘蛛网。传说这神龛曾经有着神奇的力量,能够镇住那些恶鬼,但随着岁月的流逝,它的力量似乎也在渐渐消失,只能在这个夜晚默默地承受着来自另一个世界的压力。那神龛仿佛是一位垂暮的老人,曾经辉煌过,如今却只能在黑暗中独自叹息。
在离十字路口不远处的一座破旧庙宇中,住着一位老和尚。他是这个地方唯一不惧怕七月十五的人,他就像黑暗中的一盏明灯,散发着宁静与祥和的光芒。每到这一天,他都会在庙宇中诵经祈福,试图用佛法的力量安抚那些躁动的灵魂。他的木鱼声在寂静的夜晚传得很远,那有节奏的敲击声仿佛是对恶鬼的一种警告,又像是在为那些迷失的灵魂指引方向。老和尚深知这个十字路口的秘密,他曾在年轻时亲眼见过一些不可思议的景象。那是一个同样的七月十五,他路过十字路口,看到空中有无数的灵魂在飘荡。他们的形态各异,有的是老人,面容慈祥却带着一丝忧伤,仿佛在寻找着自己失散的亲人;有的是小孩,天真无邪的脸上却有着不符合年龄的惊恐,他们在风中哭泣,声音如同利箭般刺痛老和尚的心;有的则是面目狰狞的壮汉,眼中闪烁着凶狠的光,他们在十字路口横冲直撞,似乎在寻找着发泄愤怒的对象。老和尚当即坐下,开始诵经。在他的诵经声中,那些灵魂似乎平静了一些,不再那么躁动,仿佛被佛法的力量所感化。从那以后,他每年的这一天都会守在这里,希望能减轻这个地方的罪孽和恐惧,他就像一位孤独的守护者,默默地守护着这片被恐惧笼罩的土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