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散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老派四川方言中“媳妇”不是自己的妻子,而是儿子的妻子,老公装醉看我和别人在一起,巴蜀散人,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媳妇”这个汉语词汇,在我国不同的地区所指竟然差别甚大。可以指自己的妻子或儿子的妻子;也可指弟弟或晚辈亲属的妻子(前面加亲属称呼),如弟媳妇、侄媳妇、孙媳妇等;还可泛指已婚的年轻妇女如小媳妇。

即使不加修饰,“媳妇”二字在南北所指也不同。

在北方,称老婆为“媳妇”的比较多。

在南方,“媳妇”仍然是“儿媳妇”的代名词,这在南方的农村尤为普遍,四川地区也不例外。而在四川地区,老婆则被称为“婆娘”、“堂客”、“老妞ㄦ”、“老猫儿”等。

老派四川方言中,“媳妇”指儿媳妇,即儿子的妻子。

这其实是一个古义遗存。

从文字的角度看,“媳”字指儿子的妻子,时间更早。

“媳”本作“息”,就是 “儿子”义,“媳妇”本作 “息妇”,意思是儿子的妻子。

息:〈文言〉指亲生子女,特指儿子。

《康熙字典》又子曰息。《东观汉记》:此盖我子息也。

《战国策》:老臣贱息舒祺,最少。

《剪灯余话·洞天花烛记》:“今弱息及笄,议姻震泽,将纳其次子为婿。”

但是受文字同化偏旁的影响,“息妇”变成了 “媳妇”。

在南方农村,用得更多的仍然是“儿媳妇”义,可以看到古义的继承和保存。

“媳妇”释义为 “儿媳妇”,在文献资料中的使用引例。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娶妇》: “凡娶媳妇,先起草帖子,两家允许,然后起细帖子。”

可以看出是家长为子女张罗婚事,媳妇自然是儿媳妇。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 “俺叫金狮子张员外,奶奶赵氏,小大哥张孝友,还有一个媳妇儿,是李玉娥。”

结合剧情,媳妇儿是儿媳妇。

元·关汉卿 《窦娥冤》楔子: “窦秀才留下他这女孩儿与我做媳妇儿。”

窦秀才女儿时年七岁,剧中相当于谓做童养媳,还是是儿媳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游戏竞技小说相关阅读More+

身为黑暗奥:揍光之巨人很合理吧

北冥没鲲

总裁夫人别想跑:三胞胎萌宝来

哈尼沐沐

我就吃个瓜,捡走穿越者系统

半步年华

和女房东同居后,我看到隐藏信息

牛大爷

触犯规则必死?我可预判一切死亡

白色茶叶蛋

承君恩,作精娘子总想逃

流水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