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娄家的香江规划(中)
仰望星空的青牛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5章 娄家的香江规划(中),四合院:开局西跨院,不差钱!,仰望星空的青牛,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59年时,纺织业基本占据了所有制造业雇用人数的1\/4;制衣业雇用人数占比也达到了19.0%,与纺织业并驾齐驱。
纺织业更是香江唯一拥有当时最先进技术装备的轻工行业,香江纺织业也因此被称为香江工业的“领头羊”和全世界最现代的纺织业之一。
截至62年底,香江共有纱厂35家,纱锭60万枚,雇用工人多名。
大小布场263家,拥有织布机2万多台,雇用工人多名;
大小染厂146家,雇用工人5200多名。
娄二叔的声音激动中带着几分急切,继续道:
“大哥,我跟你说,这香江的社会环境,确实有些混乱。要不是提前做了准备,带了程师傅和郭师傅过去,指不定得吃多少亏!
不过,也正是这几个月的生活,我算是看明白了。
香江对于普通人来说,可能不是啥好选择。那地方看似遍地是机会,可背后的风险也不小,没点门道和实力,根本站不住脚。
但话说回来,对咱们这样的家庭而言,香江那就是天堂啊!
在那里,咱们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不用像现在这样,整天提心吊胆的,生怕哪天政策一变,咱们就一无所有了。
大哥,我看咱家还是得尽早过去。现在香江的经济发展很快,尤其是纺织业,简直兴盛得不行。
咱们家以前就开过纺织厂,做生不如做熟嘛,到了那边开家纺织厂,肯定能成。
而且啊,我已经在那边买好了宅子,还联系上了以前家里生意上的一些老关系,该打点的关节都打通了,买地建厂啥的都没问题。
等家里都过去了,先投资个六七十万建个纺织厂,等咱们熟悉了那边的市场,再慢慢扩大规模,以后肯定能赚得盆满钵满!……”
娄二叔一口气说完,书房里瞬间安静了下来,大家都沉浸在他描绘的香江蓬勃发展的景象中,谁也没有急着开口说话。
过了好一会儿,娄半城才缓缓回过神来。他并没有急着表态,而是转过头,看向陈安,目光中带着一丝期待,问道:
“小安,对于你二叔这个建纺织厂的建议,你怎么看?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对于陈安,娄半城早已信服。他知道陈安虽然年轻,但眼光长远、心思缜密,看问题往往能一针见血,所以心中对他还是有一定期待的。
陈安微微沉思了一会儿,然后抬起头,语气坚定地开口否定道:
“娄叔,二叔,对于这个建议,我有不同的看法。
从二叔的介绍中,我已经看到了纺织业一些隐藏在繁荣表象下的深层次危机。
香江的纺织品更容易受到进口国家的配额限制。
我留意到,从在50年代末开始,大量的香江棉纺织品出口到了约翰牛,这已经引起了当地纺织工业的强烈不满。
从59年开始,约翰牛就已经开始限制从香江输入棉纺织品了,这对香江纺织业的发展影响很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