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
东亭晚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35章 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1937从上海到重庆,东亭晚风,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此时,制药厂的实验室里,朱则正跟谭小灵、冯楠、林星澜还有文慧一起,对收集来的黄花蒿进行切段浸泡试验。
冯楠一边切,一边说道:“则哥,你是怎么知道,葛洪说的是青蒿,其实是黄花蒿的?早些年,我爸也试过用青蒿给人治疟疾,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这个呀,我也是无意间知道的,那会儿我爸妈都刚走没多久。
有一回我去昆山乡下拉一车货,见到有个老太婆,她那孙子拉得都虚脱了,她就抓着一把黄花蒿,绞汁给她孙子喝下去。而等到我第二天回上海的时候,她那孙子都已经好了!
当时我也没把这事儿放心上,以为是吃了奎宁啥的。后来在你们家没事翻那《肘后备急方》,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句,才知道原来青蒿能治疟疾。
不过那时候我已经染上大烟了,那天好像是去跟你要钱的,压根就没想这事儿。
俞承豪发电报让我找药我才想起来。”
这个理由,自然是朱则事先编好的,就原身那个人渣,哪看过什么《肘后备急方》,朱则他自己也没看过,全靠后世的电影。
俞承豪的电报一到,他的脑子里就立刻想到了青蒿素,就连电影里如何低温提取有效物都想起来了,怎么可能连青蒿素提取自黄花蒿都记不得。
因此,在想了个理由后,便直接让人采来了一大箩筐的黄花蒿,又到医院找老丈人要来了一些乙醚,最后拉着冯楠她们开始实验提取青蒿素。
听了朱则的话,冯楠停下手上的活,说道:“亏你还说呢!你那时候要是学好,哪会沦落到倾家荡产的地步,早就已经名扬天下,富甲一方了!”
闻言,朱则嘿嘿一笑,说道:“现在也不晚嘛!”
“那为什么不用水煎,非得去医院拿乙醚?这东西可不是随便能弄到的,咱家医院也没多少。”另一边的谭小灵附和问道。
“咱们是要提取有效成份,水煎的成本是低,可它的沸点是100度。你们想啊,咱们酿酒的酵母温度高了都能酸了,这同样是用水浸,那还不是一样嘛!
但是乙醚的沸点低呀,还没人体温高呢,肯定能行!”
听了朱则的话,谭小灵心里一阵无语,科学研究怎么能这么草率?朱则说的虽然有点道理,但是科学实验怎么能这么想当然的。
“你这也太想当然了!就这样直接认定水煎法不行是不科学的,都没有证据证明!这样吧,咱们还是多做几组实验,看看哪个方法的有效率高。”
对于谭小灵的提议,朱则自然不会反对,毕竟她们又不像自己,直接就有答案,她提出的方案才是真正科学的。
“行,就按你说的办,咱们多试几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