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荣耀之责
安知小锅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41章 荣耀之责,穿越:基建文化到古代,安知小锅锅,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报纸上的内容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凝固了,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震惊和难以置信……
年轻人手中的报纸,赫然印着“织梦”作品在国际艺术展上大放异彩的照片。醒目的标题宣告着:“古老东方技艺,惊艳世界舞台”。下方,详细报道了艺术大师运用“织梦”技艺创作的作品,如何在众多艺术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每个人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和震撼中。传统学者激动地双手颤抖,浑浊的眼睛里泛着泪光,多年的坚持和付出,终于得到了认可。富商紧绷的嘴角也泛起一丝笑意,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这不仅仅是一笔成功的投资,更是一次对中华文化的守护和传承。
然而,就在众人欢欣鼓舞之时,郭凌峰却注意到,报纸的角落里,还刊登着另一则简短的报道,标题是“传统与抄袭:‘织梦’技艺引争议”。报道中,一些所谓的“专家学者”质疑艺术大师的作品涉嫌抄袭国外某艺术家的创作理念,并列举了所谓的“证据”。
郭凌峰心头一紧,他知道,这背后一定是有人在故意抹黑,试图借此打压“织梦”技艺的国际影响力。他不动声色地将报纸递给艺术大师,低声说道:“大师,您看看这个。”
艺术大师接过报纸,眉头微微皱起,但很快便舒展开来,他淡然一笑,说道:“流言止于智者,我相信真正的艺术是不会被这些无端的指责所掩盖的。”
与此同时,远在异国他乡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民间艺人们,也遇到了意想不到的状况。在一次演出结束后,一位外国观众对他们的表演提出了质疑:“你们的服装和音乐,似乎借鉴了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吗?”
这个问题,让艺人们意识到,一些国家和地区对中华文化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甚至存在着误解和偏见。他们意识到,仅仅依靠表演,是远远不够的。
“不,这位先生,您可能有所误会……”一位年长的艺人站了出来,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讲述真正的中华文化……
回到会议室,郭凌峰看着眼前这群为了梦想和责任而奋斗的人们,他知道,他们所面对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各位,”郭凌峰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织梦’技艺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各位,”郭凌峰环视众人,语气沉稳而有力,“‘织梦’技艺的成功只是一个开始,它让我们看到了传统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巨大潜力,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我们肩负着更加重要的责任。”
会议室里的喜悦气氛逐渐散去,众人神色一凛,意识到郭凌峰接下来的话将至关重要。
“荣耀固然重要,但我们不能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郭凌峰顿了顿,目光扫过每一个人,“我们追求的不仅仅是名利,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如何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郭凌峰的话语如同一记记重锤,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传统学者们陷入沉思,他们意识到,固守传统固然重要,但也要与时俱进,才能让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富商们则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他们明白,文化产业的成功,不能仅仅依靠市场运作,更需要一份文化担当。
“我提议,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文化发展委员会,”郭凌峰的声音再次响起,“由艺术大师担任总顾问,负责‘织梦’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传统学者负责挖掘和整理相关文化资料;富商们则可以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为文化推广提供资金和平台支持。当然,我们也需要吸纳更多民间艺人的加入,让‘织梦’技艺真正地回归民间,焕发新的活力。”
郭凌峰的提议得到了所有人的一致赞同。一场关于“荣耀与责任”的讨论,最终转化为了一项项具体的行动计划。他们决定,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更加注重文化内涵的挖掘和表达,将“织梦”技艺与时代精神相结合,打造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价值观的文化产品。
几天后,一封来自地方政府的公函送到了郭凌峰手中。他拆开信封,快速浏览了一遍内容,眉头微微皱起。
“怎么了?”一旁的陶夭夭察觉到他的异样,轻声问道。
郭凌峰将公函递给她,沉声说道:“‘绿色文化’项目的审批遇到了一些问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