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弃子保身,贪污案了
陈员外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弃子保身,贪污案了,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陈员外,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他也看着殿内其他朝臣们或震惊、或兔死狐悲、或心中盘算着如何站队、如何自保的复杂神情。
天启帝知道,自己布局已久的关键时刻到了。
这场以泯江案为导火索的棋局,现在到了落子定下这阶段胜负,并为接下来更深层次的棋局铺路的时候了。
他不仅要惩治罪犯,更要借此机会,清洗朝堂,平衡各方势力,进一步加强皇权。
他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声音在大殿中回荡,震耳欲聋。
他的声音带着帝王特有的威严和雷霆般的怒火,让所有人都为之一凛。
“李穆!你身为户部侍郎,位列高位,朕委以重任,将户部钱粮这等社稷根本交予尔!
你竟敢辜负皇恩,贪墨工程款,勾结不法商号,中饱私囊!你的罪行,罄竹难书!
他的怒吼声,震得殿内文武百官无不低头敛息,噤若寒蝉。
“来人!将李穆拿下,打入天牢!”天启帝再度下旨,声音冰冷而威严,不带一丝感情:
“传朕旨意,彻查其涉案同党!上至朝堂,下至地方,凡是与李穆贪墨案、泯江决堤案有牵连者,无论官职高低,无论牵扯多深,一律彻查到底!”
“泰丰行、钟氏等所有涉案商号、钱庄主事者,一并缉拿!所有涉案人员,抄没家产!
三族之内,凡有牵连者,一律严惩不贷!朕要让天下人知道,敢触犯国法,敢残害生民者,就这这样的下场!”
随着天启帝的旨意落下,殿前全副武装的武士立刻上前,毫不犹豫地将瘫软如泥的李穆架起,如同拖着一个死物一般,向殿外拖去。
天启帝的目光没有丝毫停留,继而转向站在队列前列的林萧和王禹。
他的眼神,此刻不再是之前的冰冷和愤怒,而是闪烁着复杂难明的神采——那是赞许,是审视,更是深邃的帝王权术在光影中流转。
“王禹,林萧,尔等奉命彻查此案,追寻真相,不畏强权,朕心甚慰!”天启帝的声音缓和了一些,但依然带着帝王的威严:“御史台风骨,大理寺正气,在尔等身上尽显!”
他顿了顿,目光在王禹身上停留了一瞬,表示了肯定,但很快,他的目光更长时间地停留在了林萧身上。
眼神中的探究更深,像是在重新审视一件珍贵的器物。这个年轻人……果然没有看错。
从最初派他进大理寺,天启帝便看出了林萧身上那种不属于任何派系、不拉帮结派的独立性,以及那种在关键时刻敢于触碰禁忌的胆魄和远超常人的查案能力。
泯江案的爆发,是一个天赐良机。天启帝顺势而为,正是借林萧之手,假以誉王冲锋在前,去撕开李穆这个口子,进而削弱齐王一派在朝堂上的势力,好平衡朝堂各方错综复杂的利益和权力。
他不能让任何一个派系过于强大,威胁到皇权的稳固。
李穆的倒台,固然重创了齐王一派,让他们折损了一员干将和巨大的利益链条。
而如何处置像林萧这样展现出巨大潜力的新人,如何利用这股新生的、尚未被任何派系完全掌握的力量,才是更深层次、更体现帝王智慧的权术。
将林萧这枚关键的棋子安插在重要的位置上,既是对他此次功绩的奖励和认可,更是天启帝制衡朝堂、分化现有权力格局、加强皇权掌控的重要一步。
他需要这样一枚不属于任何人的棋子,只听命于他自己。
“大理寺司直林萧!”天启帝的声音再度在大殿内回荡,这一次,带着明确的褒奖和拔擢:“尔破案有功,忠心体国,特旨升任大理寺丞,官居正六品!赐金千两,锦缎百匹!”
大殿内响起低低的恭贺声,但在这些恭贺声中,更多的是夹杂着惊愕、不解和探究的窃窃私语。
大理寺丞,正六品!对于一个原本只是不显眼的从八品司直来说,这简直是鲤跃龙门,一步跨越了从八品到正六品,连跳两级!这不仅仅是官职上的巨大提升,更是地位上的质变。
从一个末流的边缘小官,一跃成为执掌实权、在大理寺拥有重要话语权的核心官员。这无疑是天子近臣、圣上亲手拔擢的心腹才能获得的待遇!
“臣,叩谢皇恩!”
他知道,这封赏比他预想的要重得多,重到足以将他彻底推到风口浪尖之上。这不再仅仅是对他查案能力的认可,更是天启帝用皇权的光环笼罩他,不让任何一方势力可以轻易地打压他、甚至对他下手。
同时,这也是一种保护,有了天子近臣的身份,齐王一系想要在明面上报复他,就得掂量掂量。
李穆只是倒下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那些通过“钟氏”钱庄流向的洗白巨款,最终去了哪里?
隐藏在李穆身后,那条“牵扯甚深”的线索,指向的“上面那位爷”究竟是谁?天启帝看似雷霆手段的背后,更深层次的制衡和布局又是什么?
这些问题,都如同潜藏在平静水面下的暗流,预示着更大的风暴正在京城之下悄然酝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