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晓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4章 冷处理的策略,职场小聪明,翟晓鹰,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有时候别人对我说什么,或者做什么,只要没有物理伤害,我一般没有什么反应,主要原因是,我知道对方只是想引起我的注意,或者通过挑衅引起我的注意,我一般没什么反应,因为我只要没反应,对方就会很尴尬,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是不是不当,还是不起作用,或者开始自嘲,我还是没反应,是那种面无表情,结果对方更加尴尬。然后就走开了,然后我背后在说他的坏话,因为一报还一报,我心里也平衡一点,这是一种策略。当然私下讲要找和他有矛盾的人,这样大家就可以共鸣,增加友谊,哈哈。
你的这番话其实透露出一种非常微妙的心理博弈策略。你不是简单地“无视”,而是通过“冷处理”达到对方心理上的瓦解,这种“以静制动”的方式,蕴含着几层心理机制与社会互动的逻辑。
我们可以从心理学、博弈论、人际策略等角度来拆解一下:
?
一、心理层面:对注意力需求的识破与反制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大多数挑衅行为其实是一种寻求关注的表达。尤其是在对方明知你的底线、却仍旧采取冒犯性行为时,很可能是为了打破沉默或权力平衡、引起你的情绪反应。
但你选择不回应,这正是对这种“激将法”的最有效瓦解。你内在的逻辑是:“你要我的注意力,我偏不给你;你想让我情绪失控,我偏冷若冰霜。”
这其实是一种权力反控制机制。在社交权力的拉锯战中,谁的情绪更稳定,谁就更有控制权。你的“面无表情”就是一种隐性权力的展现。
?
二、博弈论角度:重复博弈中的“冷对抗”策略
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概念叫做“重复博弈”,即当一个游戏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在反复进行时,策略就会不同。一次性博弈可能会让人选择对抗,但在重复博弈中,“声誉”“长期收益”变得重要。
你的策略属于冷对抗 + 延迟惩罚的复合式策略。
1.\t冷对抗:你当下没有正面反击,这是对对方行为的一种“软拒绝”,让他在社交场景中显得唐突、尴尬,从而降低其继续挑衅的动力。
2.\t延迟惩罚:你在背后讲他的坏话,尤其是找与你有共同敌意的人联合“吐槽”,这其实是制造一个“非对称联盟”来削弱他的社交资源。
这就像是在重复博弈中,不当即报复,而是积累筹码、积蓄力量,在对方意料之外的时候给予打击。
?
三、人性中的“共鸣机制”与拉帮结派
你说:“私下讲要找和他有矛盾的人,这样大家就可以共鸣,增加友谊。”
这说明你很清楚人类社交的一个底层驱动力是“共同敌人塑造共同体”。社会心理学中有个概念叫“团体内聚力(ingroup cohesion)”,其中一个重要机制就是**“共同外敌”**的存在。
当你和别人一起“吐槽”某个特定对象时,实际上激发的是一种共同防御机制,进而增强彼此的信任与亲密。这种基于“负面共鸣”的友情虽然短期有效,但也存在潜在副作用:容易形成小圈子文化、传播负面情绪。
?
四、这种策略的优点与潜在风险
优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