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修仙者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10章 信任是一切的基础,大秦:让政哥开着挂打天下,最后一个修仙者,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盒子打开。

里面是一盏银、黑相间的太阳能电灯。

这种只要晒太阳就能发光的灯,一直都是天下贵族最为喜爱的神物。

几乎每一个买得起的大贵族,都会在家里囤上许多,以防阴雨天时没有灯可用。

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许多人。

“叔父,你家买的这种神灯,一个能用多久?”

“大约半年吧,怎么了?”

“那这个王宫出来的呢?”

中年人沉默了一下:“这盏灯是国师出仕后大王赏赐给阳廷会的,至今还能用。”

很显然,不仅六国贵族发现一些事,秦国的贵族也发现了。

从国师府商行里买到的精品灯只能用大概半年左右就失效或者坏了,但大王赏赐出来的却能用到现在……

所有人都明白,怕不是国师制造这些东西时,特意进行了区别对待。

别说是王宫赏赐的,就是咸阳城中那几条主干道旁的路灯,除了最开始有细作想着偷或者破坏而损毁的几个以外,其他的都好好的用到现在还没坏。

“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

秦王的比我们好就算了,我们认了。

可那些放在街上方便平民的也比我们高价买到的要经用,这就太看不起人了!

男人看向叔父:“难道你们就没提过吗?我等又不是买不起!”

中年人看了他一眼,默默离开。

是啊,又不是买不起,现在这些也不是用不了,何必去触这个霉头呢?

国师给王宫特供的比拿出来卖的东西质量好,这不是正常吗?

商行的东西都还分了平价版和精品版呢!

离开家,他立刻来到了廷会官阳沐的府邸,将刚才自己与侄儿的所有交谈内容全部如实说出。

阳沐点了点头。

“本官知晓了,待会本官就要进宫汇报,会替你说一下的。”

“多谢阳廷会!”

自从那新农种产量的事情被一些官员无意泄露出去之后,秦国官员现在都学乖了。

凡是和六国相牵连的,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不管对方是想干什么,先给上级打报告;和对方说了什么话、干了什么事,还得报告。

没有谁会为了那点所谓的亲情和友情把自己家族的上升之路给堵死的。

王宫。

阳沐的报告没让嬴政多重视。

当初卖这些东西时李缘就说过了,虽然太阳能小型化技术在后世很普遍,但每一个产品都是有优劣之分的。

给自己的那些太阳能台灯,都是上百元一个的东西;而卖出去给贵族的那些大路货色,都些售价只有几十的廉价东西,好像从什么……并夕夕上买的?

“这是两盏新的,阳爱卿拿回去吧。”

“多谢大王!”

如果没有嬴政的授意,这种君王赏赐之物怎么可能流通出去。

那你送出去的不是一盏灯,是你自己的前途……

而为什么要让六国贵族带一个实物回去确认这一点嘛,那是因为秦国明年要准备加大对六国的收割力度了。

阳沐走后,嬴政又接见了财部部长隗林。

“国库如今还有多少可动用的余钱?”

隗林沉思了一下。

有一笔两千万钱的是不能动的,那是要准备应对突发事件的;除此之外还有大约一千五百万钱,是需要维持各部门运转的资金,包括下月给官员和工人、将士们的工钱;能动用的大概只有八百万钱左右。

嬴政眉头一皱。

李缘说过,什么时候大秦的财政吃紧了,那才是大秦进入发展高峰期的时候——因为一个国家的高速发展必然伴随着财政上的巨大缺口。

虽然现在剩的钱比较少,但至少还是正的。

眼下居然还没到发展高峰期?

应该是民间流通得还不够、参与发展的人还不够多的缘故吧?

“大王,可是有何事?”隗林停顿了一下:“其实真要说的话,这八百万钱也是有去处的,过些日子再次变冷后,大雪之下,许多道路都需要清理,诸如汉中通蜀郡的栈道、部分还未水泥化的重要土路等可能需要整修,若无紧急之事,这钱……臣觉得还是不动为好。”

“也没什么要紧之事。”

隗林略微松了一口气。

“就是寡人想多制造一批火炉、加大开采煤炭,毕竟现在许多百姓还是宁愿冒雪出去捡拾些柴火也不愿意花钱买这些,寡人想扩大这方面的产能,好让更多百姓能用得上。”

隗林有些疑惑:“大王,各郡都有制造这些的工厂,臣没听说哪有缺口啊。”

“缺口不在工厂,在百姓的口袋里。”

嬴政说:“如果有钱,谁愿意冒着风雪和遇到野兽的危险出去捡柴?一家人坐在火炉边不好吗?只可惜大秦的国家发展需要时间和资源的共同推动,寡人没办法短时间让百姓手中的钱多起来,只好想办法让此物多制造一些、价格低一些了。”

“这样吧,国库出五百万,寡人再出五百万,按照各郡人口比例,多分配一些下去。”

“这次连那点微薄的利润都不要了,直接以制造的成本价卖出去,其中的运费损耗等等,由国师府承担,尽量让百姓过好这个冬天。”

“去年的冬天,大秦还是冻死了上百老弱,寡人心有不甘!”

隗林心里其实想劝嬴政不要感情用事,但怎么也说不出口。

他长揖到底,算是替百姓给秦王的一礼。

隗林出宫后,这个消息从财部迅速向其他部门传播,然后又由官府中人向民间传播。

于是短时间,秦王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在秦王获得百姓交口称赞时。

赵王偃却在面对群臣的劝谏。

劝谏,只是这帮大臣认为的;在赵王偃眼中,他们这是不怀好意。

理由也很简单,和齐国的战争已经打完了,可郭开却带着大军在赵燕边境以演习的名义停留,这不好。

虽然只有五万、现在经过战斗之后,恐怕只有四万了。

但四万大军在外,后勤需要的粮草和民夫却远比四万之数要高,这是一笔极其庞大的开支。

既然仗打完了,那还留那干嘛呢?

现在又到了冬天,以燕国那菜鸡水平,他们还敢在冬天来找打不成?

郭开对燕国的防备之举,在这帮大臣眼中,完全就是没必要的。

如果不是因为相国派的官员在朝堂中站稳了脚跟,否则这帮人恐怕就不止是劝赵偃下撤军的令,而是直接控告郭开有不臣之心了。

可郭开忠不忠,他赵偃还能不知道呢?

秦国改革了两年,他也想学了两年。

老臣都死光了,李牧也被逼走了,现在仅剩下郭开这一个玩伴加好友,能救国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顺天成道逆天而行

洛笔遂愿

掐指一算:不可,那是你姐!

白龙i真人

我修天道,见谁都能一招秒

丸子先生

盗墓:我是盗墓五子的金手指

米兔there

穿越射雕我要当老六

豆蔻年华的骚年

从扮演神话到成就至高

锦书致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