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科举籍贯
一灯阑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1章 科举籍贯,给古人直播美食,他们都馋疯了,一灯阑珊,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值得一提的是,商籍是明朝中后期出现的新事物。明朝对商人并无歧视政策,商人及其子弟属于良民,自然可按制入学应试。
由于商业经营的需要,特别是盐商都有经朝廷特许的行盐区域,他们的子弟在行盐地定居但无当地户籍,因此需按制回现籍地入学应试。随着在外商人及其子弟的增多,特别是盐商势力的发展,他们要求政府解决这一问题的呼声日益高涨。
万历十三年,朝廷采纳了御史蔡时鼎的建议,允许扬州商灶子弟在运司应试,并设立商籍制度,允许他们就地附立商籍入学应试。这一举措为商人子弟提供了更多的科举机会,也体现了明朝对商业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同样的举措在明末的西北地区也有所实施,进一步体现了明朝在科举制度上的灵活性和务实态度。”
骄傲的猪猪:不冒白不冒,冒了还想冒。
云与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个个查漏补缺。
言不由衷:前几年还有去藏区考试的呢。
明清以前的朝廷官员,一个个奋笔疾书,或者看旁人奋笔疾书记下要点。
听起来似乎很完备了,为何总有各种各样的漏洞可以钻呢。
糊糊:“南北分卷自此定下框架,一直延续到清末。
但科举中的南北地域之争,在经济、文化发生南移的北宋前期即已存在。在明朝这种地域之争后来成为一种官场传统。
明朝各地进士在中央高层官员中的分布,与各地进士分布的高低顺序具有极大的一致性。
但随着南北分卷规则的深入人心,往后朝堂只在内部调整份额,而不会特意挑起南北两方的矛盾。
到现在不仅南北分卷,已经进化到各省份分卷了。”
十万伏特:能统一十三太保的,只有江苏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