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成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2章 自古胡人多作乱,屈尊归来,周公成子,56书库),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从燕州往下的十七个州,原本都是东北投降的胡人,被分散安置在幽州和营州等地。王廷以这些州的名字对他们进行管理,但实际上他们并不真正隶属于任何地方。后来安胖五叛乱,便驱使这些人出去为寇,他们就在中原地区肆意扰乱。
燕地一带有十七个州,都是安置从东北来的投降胡人。他们被分散在幽州、营州一带,正是安胖五牢牢掌控的区域,这也算是天元王朝的特别管理之地。这些地方还是安胖五招兵买马的地盘。等到安胖五起兵造反,就将这些胡人全部拉去当兵,用以攻打中原。
黄河以北地区的许多郡纷纷响应,共有十七个郡重新回归王廷掌控,兵力总计二十多万人。
仍追随安胖五的,仅剩下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邺这六个郡。
颜不凡在黄河以北带头反抗安胖五,不久后,黄河以北的众多州郡纷纷响应,共有十七个郡站到王廷这边,兵力加起来有二十多万人。而跟随安胖五造反的,仅剩下范阳、卢龙、密云、渔阳、汲郡和邺郡这六个地方。由此可见,黄河以北的大部分人还是心向王廷的。
这里所说的黄河以北并非现今的河北省,而是指黄河的北边。除靠近边界的地区外,黄河以北汉人肯定比胡人多。颜不凡率领的士兵大多是汉人,但安胖五的军队一旦出现减员,补充的大多是胡人。所以,要喜叛军里胡人的比例会逐渐升高。
例如,安胖五手下的闪电骑兵和同罗勇士,都是战斗力极强的胡人士兵,他们历经诸多大战。就拿赵大胆和钱威武在灵宝的那场战役来说,同罗勇士便参与其中。还有睢阳之战,孙无敌率领十几万同罗、突厥、奚族的精兵以及其他叛军一同围攻睢阳,那些叛军里,胡人士兵占了多数。再说到陈涛斜之战,天元将领周英雄率领十几万天元军,与叛将吴霸天带领的几万闪电骑兵交战,结果天元军被叛军打得大败。
幽州和营州一带,胡人约占总人口的14.6%,其中包含契丹、靺鞨、同罗、奚、新罗、突厥等民族。所以,即便安胖五大力提拔胡人担任将领和士兵,但由于汉人数量众多,胡人终究还是少数。
再来看看胡人将领的籍贯。安胖五建立的大燕国,前后四任君主皆是胡人,安胖五、安庆福、喜儿、喜小宝,这四位都是粟特族。至于怂恿安胖五造反的李阴谋和赵野心,他俩是黄河以北的汉人,不过在大燕国里,他俩的官职也不低。
范阳管事的副首领郑忠诚,老家在京兆华原,即现在的陕西耀县,是个汉人,协助安胖五镇守范阳。还有将领孙大力,他是绛州稷山人,现今属于山西运城,也是汉人,留守大同协助安胖五。平卢由王神秘管理,但他是哪里人不太清楚。西京留守的李名门,老家在华州下邽,也就是陕西渭南,他还是天元王朝军事名将李厉害的孙子,当然也是汉人。
其中唯有左相司马鲜卑与众不同,他是鲜卑人。
大燕朝的当朝宰相刘富贵,老家在河南商丘的宋州,即现在的商丘。洛阳被安胖五攻陷后,刘富贵被俘虏,后来投降,还当上了宰相。他是汉族人。另一位宰相张才子,他是天元王朝着名宰相张智慧的二儿子,老家在河南洛阳,肯定也是汉族。张智慧的另一个儿子张聪明,被安胖五提拔为中书令,同样也是汉族人。
安胖五手下有众多不同民族的将领,比如突厥族的阿史那建功和阿史那有礼,沙陀族的吴霸道,契丹族的孙豪杰和王猛士,混血儿蔡大胆,靺鞨族的李忠诚,奚族的李归降和张忠义,鲜卑族的独孤求败和李怀德。
安胖五的手下还有许多汉族将领,比如崔勇猛、田霸气、田霸气的兄弟田老实 ,还有尹无敌、何机智、高敏捷等人。张休息、张见面也是其中成员,别忘了薛英雄,他还是薛厉害的孙子。牛强壮、张志刚、李勇敢这些名字也很响亮,李英雄、李使者、张忠义也在其中。王猛士、申贡献、荣光荣,还有徐大胆、李天才,许勇敢、吉狡猾、张广大和徐回归,这些都是追随安胖五的汉族大将。
从这些人的籍贯来看,安胖五手下的文官大多是汉族人,胡人极少,即便有也是被汉化的胡人。毕竟,胡人之中识字读书的人本就不多,这也合乎常理。
武将大多是汉人,汉人将领大约占三分之二,胡人将领约占三分之一,大致是这个比例。后来,虽然胡人将领有所增加,但也未超过汉人将领,最多也就是两者持平。
对于大多数士兵而言,主要还是汉人居多,因为汉人的人口基数本就庞大。虽说后来安胖五招募了不少胡人士兵,但无论他招募多少,数量上还是难以超过汉人士兵。
总体而言,安胖五的手下,汉人比胡人多。不过,要喜叛乱的发生,并非仅仅是胡人与汉人之间的矛盾那么简单。而且,打败安胖五的两位天元王朝名将,都是胡人,一位是契丹族的李光辉,另一位是铁勒族的仆固感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